海上救捞人——国家海上救援队的故事

在中国,像老王这样的海上救捞人数以千计。他们是中国最专业的海上救援力量,北到渤海湾,南至南沙群岛,他们的航迹犁遍中国海。过去几年中,他们频频出现在众多大场面中。但他们却很少能成为媒体聚焦的对象,更加没有人知道,他们的日常行动也常常和“惊心动魄”相伴。

责任编辑:史哲 实习生 王颖

2007年11月9日,装有27万吨原油的“SHINYOSAWAKO”超级油轮因主机故障,动力尽失,南海救111”轮受命救援。 (南方周末资料图)

一个打捞工程干下来,不是为了立多大的功,而是希望兄弟们都能平平安安的。

“如果你能够跟兄弟们一起冲,一起干,一起顶得住,才是好样的,你回去跟他们能够混到一块,你说话有人听。”

“哥们,你在哪里?家里找你呢。”在孤寂的海底,老王喜欢一边摸,一边轻声念叨上两句。既是给自己壮胆,也希望死者在天之灵能帮他一把。

有时候,飞行队有人互相闹点矛盾,当时担任北一飞队长的潘伟就冲他们一顿痛骂:“你们平常都是出生入死的兄弟,为了这点小事值得吗?”

一条长30厘米的疤痕,铺满老王的大腿外侧,这是老王2012年做完股骨头梗死手术后留下的印迹,也是他干了一辈子潜水员的缩影。

那一眼看去会让人心悸的伤痕,老王却风轻云淡。“不算啥,在我们这行,属于常见职业病。”放下裤管,老王站起身来回走了几步,“你看,这不好好的吗?能活着,就不错了。”

老王名叫王金锋,54岁,北海救助局大连基地应急队队长。在跟大海搏击的35年里,老王见惯了生与死,他救过的人难以计数,自己也不止一次跟死神擦肩而过。

在中国,像老王这样的海上救捞人数以千计。他们是中国最专业的海上救援力量,北到渤海湾,南至南沙群岛,他们的航迹犁遍中国海。过去几年中,他们频频出现在众多大场面中——南沙渔民大救援、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南海一号”打捞、大连海域石油清污……但他们却很少能成为媒体聚焦的对象,更加没有人知道,他们的日常行动也常常和“惊心动魄”相伴。

最后一个撤退

每逢强台风来临,渔船纷纷回岸驻泊,救助局的船则要向风暴中心挺进,继续与台风的猫鼠游戏。

“至少得有一艘大马力拖轮在台风边守候。”南海救助局救助指挥处副处长梁立坚回忆说,2012年7月“维森特”台风登陆,整个珠江口乱成一锅粥,因为准备充分,才保证了多艘船舶顺利脱困。

在台风里救人,有时还得动用飞行队。2011年“纳沙”台风在珠海附近登陆,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顶着9级台风救起了一艘货轮上的12名船员。

每每回想起来,救生员王伟正都会有点后怕。他回忆,机载绞车承力只有270公斤,常规情况下,救生员每次只能拖带一个人,12个人就要12次,但时间紧迫,大风卷起的巨浪有两层楼高,船正在加速下沉。为了节约时间,机组决定让他脱钩留在船上,让船员分成6组两两实施拖带。

在轮到最后一组船员的时候,王伟正感觉不对,就跟着一起上来。一分钟时间不到,还没等他们被拉入机舱,货轮就沉入海底。看着打着旋的海面,王伟正眼泪夺眶而出。“那种感觉既惊心,又自豪。”

在北方海域,最艰难的救援在冬季。一个等待救援的人在南海海水里可以坚持30个钟头,但在零下5度的渤海湾,顶多二十分钟就会失去知觉。

程延达是北海救助局应急队队员,他主要参与水下搜救。虽然潜水服防水、保温,但袖口、头部的连接处还是经常灌水。“手很快就冻麻了,但下水一次不容易,总想多坚持一会。”

由于长期泡在冰水里,加上减压不彻底,饥一顿饱一顿,潜水员的胃和关节都不大好。烟台打捞局的老潜水员戚明说,2007年局里身体检查,66个潜水员查出7个股骨头坏死。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