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 身份不明

什么是策展人?来参加“亚洲美术策展人论坛”的许多人并没有“策展人”身份,比如美术馆和博物馆馆长、政府文化官员、艺术学科的教授等。在中国,策展人可以是评论家、研究者甚或是和艺术相关的任何人。

责任编辑:李宏宇 袁蕾 朱晓佳 实习生 龙健 蔡佳茵 王煦

杰·A·李文森是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国际项目总监,他第一次知道,东帝汶国家博物馆一共只有779件藏品,而“大都会”拥有的中国藏品就有一万两千多件。

广东美术馆组织“亚洲美术策展人论坛”,几个月前,馆长罗一平向全球多个国家的美术馆和机构发出邀请,“亚洲以外地区的从业者更积极,很快回应并提交发言提案,亚洲的同行却要催了又催”。他觉得奇怪,不过也很快想出了原因:“过去是亚洲看世界,后来是世界看亚洲,现在该是亚洲看亚洲了,但是亚洲还没有习惯。”

2013年9月12日,亚洲美术策展人论坛进行到了第二天,下午的圆桌讨论,大部分时间花在一个基础问题上:什么是策展人?来参加论坛的许多人并没有“策展人”身份,比如美术馆和博物馆馆长、政府文化官员、艺术学科的教授等。所谓的“独立策展人”也缺席论坛。

馆长、副馆长们纷纷自辩:其实他们过去大多是策展人,现在也会身兼艺术展览策划的工作。

来自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的孙志新,名片上印的是“Curator”,国内艺术界通译为策展人,他认为译作“业务主任”更恰当。“美国没有纯粹的策展人,curator不仅要策划展览,还要做收藏和推广,最根本的工作是研究。策展其实也是一种学术研究,最后把研究成果展览出来。”

在中国,策展人可以是评论家、研究者甚或是和艺术相关的任何人。

杰·A·李文森是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的国际项目总监。这次论坛,他发现了一些从未注意过的美术馆,比如印度尼西亚国立美术馆、蒙古国立现代美术馆。

来自东帝汶的罗杰里奥·马丁斯和诺昂·达克鲁兹在论坛期间总是举着摄像机,号称主要任务是“学习”。两人没有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Ashley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