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撤资”风波史

每有跨国投资,耐心一流的李嘉诚都必声明:是“投资”,而不是“走资”。南方周末记者综合公开资料,整理了李嘉诚在每个关键时点的抉择。发现在此前的几十年中,他从来没有真正撤离过香港,但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向世界扩张的脚步。

责任编辑:肖华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徐庭芳

在李嘉诚的扩张之路上,围绕他是否撤资,香港媒体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炒上一轮。而每有跨国投资,耐心一流的李嘉诚都必声明:是“投资”,而不是“走资”。

南方周末记者综合公开资料,整理了李嘉诚在每个关键时点的抉择。发现在此前的几十年中,他从来没有真正撤离过香港,但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向世界扩张的脚步。

中英谈判期

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赴北京,就香港前途问题与中国领导人会谈。消息传来,股市动荡,到年底,恒指跌幅670多点。

两年之后,香港最大的英资洋行——怡和突然宣布:基于香港前途问题,将迁册百慕大。是日,香港工商界发生动荡,恒指急挫62点。

香港信心危机由此爆发,移民潮汹涌而起。当时媒体报道,代办移民护照的机构和律师充斥港岛中区,赴美的黑市护照炒到50万美元一张。

彼时李嘉诚已是巨富。据《资本》杂志公布的资料,1979-1989年10年间,长实盈利112.4亿港元,和黄盈利139.2亿港元。

长实系在20世纪80年代的盈利状况,仅次于汇丰集团,优于怡和。华人财团中,无人可出其右。

在这之前,李嘉诚就已经在海外有了投资。1977年,其首次在加拿大温哥华购置物业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