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不可靠,可靠的是虚拟徐累画中的似是而非

10月20日,徐累个展“世界的壳”在今日美术馆开幕。展览名取自七年前徐累和策展人朱朱的一次访谈:世界的躯壳。“世界的表面非常光鲜,内部悲凉、虚无,而虚无甚至比现实更加辽阔。”

责任编辑:李宏宇 朱晓佳 实习生 龙健 蔡佳茵

徐累2003年作品《茫》。境地荒诞的马是徐累作品的特点之一,策展人朱朱称这些“毫无生命力可言”的马,是徐累最重要的象征符号。 (徐累 供图/图)

高阔的长方形展览空间,区隔出古代园林式的流线,更像一座迷宫。迷宫里散发着凉气——画的基调大都是蓝色,似幻似真,“陈列”着各种更像是“静物”的动物:麋鹿探出头角,马关在笼子里,鸟反立在笼子外。

作家孙甘露说徐累的水墨画有种“博物馆的戏剧性”。

2013年10月20日,徐累个展“世界的壳”在今日美术馆开幕。展览名取自七年前徐累和策展人朱朱的一次访谈:世界的躯壳。“世界的表面非常光鲜,内部悲凉、虚无,而虚无甚至比现实更加辽阔。”

一小撮人喜欢的

1995年徐累的首次个展在香港举办时,赵无极买了他的一张画:一个人在看书,书挡住他的脸。成交价约1万港币。几年后,徐累的朋友在赵无极法国古堡家中看到这幅画挂在壁炉上方,听他评价:“这个人有意思,又古代,又现代。”

2008年,徐累被法国木桐酒庄邀请设计酒标。木桐是法国五大名庄之一,给它设计过酒标的大家有毕加索、达利、安迪·沃霍尔等人。徐累的设计是他惯常的主题:一只绵羊立于屏风后的山石之上,屏风上则描着假山石,虚实呼应。“润笔”只是十箱酒。徐累不嗜酒,几年下来只喝掉几瓶。

在国内,徐累多少有些尴尬——他使用传统的材料:熟宣和水墨,作工笔画,但又不是人们习惯的中国画。有人不屑:这人是画国画的。意思是,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李夏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