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余秋雨的交往与误解

我没料到,1992年3月,由我策划编辑的《文化苦旅》,会成为一本顶级畅销书,不但使余秋雨成为大众文化名人,而且围绕着书和人还闹出那么大的动静。——王国伟

责任编辑:朱又可 实习生 龙健 蔡佳茵

1996年作者陪余秋雨巡回演讲推广《文化苦旅》时在新疆。 (作者 供图)

缘起

我没料到,1992年3月,由我策划编辑的《文化苦旅》,会成为一本顶级畅销书,不但使余秋雨成为大众文化名人,而且围绕着书和人还闹出那么大的动静。

《文化苦旅》开始是在《收获》杂志开的专栏,在圈子内有一定的影响。虽然我对余秋雨的文章一直抱有好感,但我当时的出版兴趣不在文学上,所以也就没放在心上。此后,南方的一家出版社曾向余秋雨约稿,只是想把《文化苦旅》做成一本放到旅游地卖的小册子,因此,他们提出要删掉部分内容。余秋雨非常不高兴,就委托《收获》副主编李小林帮他收回稿子。

随后,上海文艺出版社也愿意出版此书,但只能放到该社已出版多年的散文丛书中。余秋雨又不太愿意,他认为,散文丛书参加的人太多,而且开本太小,显得小气。一次,我去余秋雨在龙华的家,他专门同我谈起这件不愉快的事。我说,把稿子给我吧。当时他的书稿扔在书房角落里,像一堆废纸,有杂志的复印件,有他手写并修改过的,还有几块内容用糨糊粘贴的,稿子上满是那家出版社各种色笔画画改改的痕迹。

我拿到稿子后,首先请出版社一位已经退休的老编辑,用统一的稿纸,全部工整地抄写清楚。然后,我抓紧认真阅读全书。我的感觉是,作为散文非常好读,而且关注历史大事件,富有细节美。余秋雨很有说故事能力,每一篇散文里都有一个故事结构,故事简单,脉络清晰,让阅读者顺此脉络进入,轻松有趣。这恰恰符合一般读者的阅读习惯。再加上他独特的文字表现力,自然就会拥有读者。我很看好这本书稿的前景。

当我正式向余秋雨提出出版《文化苦旅》的决定时,他有点惊讶。我认为书的内容不够,需要补写和充实。余秋雨又补写了一些篇章,如《风雨天一阁》等,书稿从18万字增加到23万字。

畅销

我们决定作为本社重点图书立项和运作,出版形式决定以精装本为主。在当时出精装本是出版社给作者一种高规格的出版礼遇。

《文化苦旅》出版首发仪式在上海南京东路新华书店举行。当时首发仪式也是新鲜事,一般不这样兴师动众。五十多家京沪媒体集中采访报道。不出三个月,首印的一万册就售罄,赶快加印一万册。随后,在近五年的时间内,我们在全国通过组织书评、新闻报道、读书随笔等各种形式的媒体报道,约有数百篇。随着媒体传播的不断扩大和升级,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