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效应”是否存在

启动效应这个概念在经历了十几年的热捧之后,近两年突然遭到了一部分心理学家的怀疑。这些心理学家从最经典的一个实验开始攻击。他们表示重复不出巴赫当年做出的效果。

责任编辑:朱力远

2010年,来自伦敦的美发师Naz Chaudhary在接受催眠师治疗后,认为自己体内植入了“束胃带”,依靠这种心理的作用,Naz成功减肥。 (CFP/图)

启动效应这个概念在经历了十几年的热捧之后,近两年突然遭到了一部分心理学家的怀疑。

我们总是认为自己和他人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意识的行为,因而我们也喜欢问别人“为什么”。比如女生问男生“你为什么喜欢我”,或是“你为什么会那样做”。

然而,科学研究却显示出截然相反的状况。我们只对自己认知功能中的大约5%是能够察觉的,其余95%都是察觉不到的,但它们也对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多年前在美国开展的一项研究就发现,姓“史密斯”的人会明显倾向于将另一位姓“史密斯”的异性作为伴侣,姓“布朗”的也会找姓“布朗”的。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每个人会倾向于肯定自我,因而择偶时也会无意识地选择与自己特征相近的人。

不过当女生追问男生为什么选择她时,恐怕很少人会说“因为你也姓史密斯”。回答者肯定会给出一个“听得过去”的理由,他们自己可能也并没有意识到那些真正在起作用的因素。

一个人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某件事,他的行为大多时候并不受意识控制,这样的观点三四十年前在心理学界还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至少到1970年代末,心理学家们还普遍认为我们的每个行为都是有意为之的。后来,纽约大学的约翰·巴赫(John Bargh)做了一个改变全局的实验。

他给参与实验的纽约大学的研究生看一组词,让他们把这些词组成一个有意义的句子。他告诉受试者,这是测验他们的语言能力。但实际上他另有目的。当组完句子的学生走出教室时,走廊上会有另一名学生,衣服里藏着秒表,悄悄记录受试者走完走廊所花的时间。

巴赫耍了诡计的地方在于,他提供给受试者的词看似随机,但其中一些词能让人想起老年人缓慢行走的画面。而在对照组里,受试者遇到的词则不会让他们联想到特定的画面。秒表计时的结果显示,前一组受试者走完走廊所花的时间显著长于后一组受试者。

巴赫和同事在1990或1991年就做了这项实验,但他们直到1996年才发表实验的结果。因为这个发现太不寻常了,他们需要特别谨慎。他们发现的这种现象被称为“启动效应”(Priming),也就是人们所受到的前一刺激能够影响到其对后续某一刺激的加工。或者更加通俗地说,一些被人忽视的提示仍然能够影响到人的行为。

慢走效应

巴赫等人在2007年出版的一本书中写道:“我们都很珍视这样一种观点,即我们是自己灵魂的舰长,我们掌控着自己,而当我们不是这一角色的时候,就是一种可怕的感觉。”

科学家发现,给人看过“黄色”这个词之后,他认出“香蕉”这个词的速度会略微加快。手上拿着装了热咖啡的杯子再去评价陌生人,人们会倾向于把陌生人的性格说得更温暖。而在施放了金钱相关的暗示后,人们则会显得更加自私。现实生活中一种被商家熟练运用的启动效应,就是在价目表上加上一项“原价”,让顾客认为自己买到了折扣商品。

包括与史蒂芬·霍金合著《大设计》的物理学家列纳德·蒙洛迪诺也对潜意识产生兴趣,在2013年出了一本专门讲述潜意识种种神奇效果的书。

然而,启动效应这个概念在经历了十几年的热捧之后,近两年突然遭到了一部分心理学家的怀疑。这些心理学家从最经典的一个实验开始攻击。

他们表示重复不出巴赫当年做出的效果。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史蒂文尼·多恩(Stephane Doyen)在他的学校里重复慢走效应,发现这个实验只有在一种条件下才能成立:拿着秒表进行计时的学生事先需要知道预期的实验结果。如果实验者事先并不知道这个实验预期的结果,那么做了组句测试的两组人的走路速度就显示不出差异。

换句话说,质疑者认为,慢走效应中“被启动”的并不是受试者,而恰恰是实验的操作者。另一方面,多恩并不相信受试者没有意识到词表中含有与年老有关的词汇。为了验证这一点,他在自己的实验中让受试者组完句子之后,会向他们展示四张照片,每张照片中都有一个不同社会类别的人,比如运动员、阿拉伯人、残疾人和老年人,让受试者选择一张照片。选择的结果是,老年人照片被选到的次数明显高于其他照片。多恩认为这说明受试者多少还是对“被启动”是有所知觉的。

多恩的论文几经周折才于2012年在互联网上发表出来。英国《自然》杂志把它当作一个例子,来说明心理学界发表论文的困境:期刊审稿时强调的是结果的新颖和有趣,却较少强调结果的真实性,同时,负的结果很难得到发表。一项统计也显示,心理学论文中正结果的比例是空间科学中的五倍。

还有一个因素是心理学期刊不倾向于发表完全相同的重复实验。研究者们往往会把前人的实验稍作改动,然后用不同的方法“重复”出来。

多恩的负结果发表出来后,巴赫很不愉快,他发了一篇措辞激烈的博客,称多恩是“不专业的研究者”。他后来还在一份心理学期刊上列举出更多的证据,说明多恩的这篇文章并不能说明慢走效应不存在。他指出,已经有两项得到正结果的实验在更为严肃的期刊上发表,并且韩国国家电视台和英国BBC都成功地在电视节目中重复出了他的结果。

心理学实验的重复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至少受试者会是一群不同的人,这可能就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巴赫列举的那两项正结果的研究就分别发现,慢走效应主要出现在自我意识比较强的人身上,以及这种效应主要出现在比较喜欢老年人的人身上。

会算术的马

1996年发表的慢走实验成了一个开端,随之而来的是数以百计的五花八门的启动效应的正结果。如果给人启动了“教授”这个身份,那他们在知识测验中的表现就会更好;如果给他们启动了“超级模特”这个身份,他们在知识测验中的表现就会比较差。

有研究者让学生们去写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是确定的,他的名字是典型的非洲裔美国人的名字。一部分学生会以第一人称来写这个故事,另一部分人会以第三人称来写。写完故事之后,研究者让学生们参加一次数学考试。结果,以第一人称来写故事的学生的成绩要比另一部分人来得差。

在喜欢新颖结果的心理学界,越是这样看起来有点疯狂的研究结果就越容易得到发表和认可。巴赫一项较近的研究,是发现孤独的人洗热水澡的时间更长。这些人似乎是想要用热水来温暖自己。这个现象并不是由启动效应造成的,然而它足够新颖,新闻媒体也喜欢,“用长长的热水浴洗去你的孤独”成为了新闻标题。

不过这一次,巴赫的结果又受到了质疑。他在研究中做了92个受试者,而另一名心理学家做了超过2500个,却发现完全重复不出巴赫的结果。

有人用“历史总是如此相似”来描述巴赫的处境。在20世纪初,德国曾经出现过一匹神奇的马,叫“聪明的汉斯”。它的主人宣称,在训练之下,聪明的汉斯不但能听懂人话,而且会做算术题。当然,聪明的汉斯无法用语言来回答问题,不过它可以用踏蹄子的方式来回应。主人带着聪明的汉斯在德国做巡回演出,不收门票。聪明的汉斯所表现出的“动物智能”让许多人大开眼界。

后来,心理学家奥斯卡·方斯特(Oskar Pfungst)仔细调查了聪明的汉斯的神话,他最终发现,聪明的汉斯并不是真的懂人话、会算术。提问者在提及正确答案的时候会有不自觉的肢体动作或表情,聪明的汉斯只是靠察觉这样细微的线索来回答问题的。

质疑者认为巴赫的神奇发现正在重复聪明的汉斯的故事。他们嘴上说“我想亲自看到那种效应”,但话外之音是,他们根本不相信那样的效应会存在。2012年秋天,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纳曼(Daniel Kahneman)出面调停支持与质疑的两个阵营,但除了让心理学家们的分歧更加广为人知之外,共识并没有达成。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教授马修·利伯曼(Matthew Lieberman)对质疑者们的论调持保留态度,甚至认为纠缠于巴赫的原始实验是否站得住脚是一个无意义的问题。

实际上,利伯曼读博时的导师是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l)。正是罗森塔尔,在1960年代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向人们显示了“预期”是如何改变研究结果的。他给两组学生分别发了小白鼠的迷宫,让这些学生去训练小白鼠走迷宫。巧妙之处是,他告诉其中一组学生,他们拿到的是比较聪明的小白鼠,告诉另一组学生,他们拿到的是比较笨的小白鼠。一段时间之后,前一组学生训练出的小白鼠走迷宫真的走得比后一组要好。

利伯曼很清楚研究者自己的预期会对研究结果产生污染,然而他这次并不认为多恩能够用同样的因素解释巴赫的研究结果。他指出,1950年代商家想要在电影中通过暗示的方法让观影者买更多的可口可乐,但他们失败了,科学家就认为“启动”是无法改变人的行为的。而自巴赫的发现以来,数以百计的研究结果都在显示这种效果整体上是存在的。

“并且,研究已经显示出人的目标和行为动机都可以被启动。”他在《今日心理学》的一篇博客中写道,“我不认为这种事情发生的原因已经达成共识,但我认为证明其存在的证据已经是完整的。启动效应是真实存在的。”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一个“整蛊”实验的结果。在1998年到2008年间,摩纳哥心理学家阿瑞纳·伯恩斯(Arina Bones)与同事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编造了几十份论文,投给各家重要的心理学期刊,论文中报告了各种各样听上去十分不可思议的启动效应。按理说,这些论文都应该被拒绝发表。然而,70%的期刊直接接受了论文,剩下的30%要求“修改后再投”,没有一篇论文被直接拒绝。

网络编辑:小碧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