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关注气候——中国气候及其文化影响(1)

“寒”之影响深入到了中国文化和古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称“十年寒窗”的读书人为“寒士”;称自己出身低微为出身“寒门”;谦称自己的家为“寒舍”;甚至见面打招呼叫“寒暄”(暄是温暖)。

中国气候对我国衣、食、住、行、民间体育竞技等文化的影响

从这里开始,我们就要具体介绍中国气候对中国传统文化各方面的主要影响。这是对我14年来研究的初步总结。先从衣、食、住、行等民俗文化开始。

一、鲜明多样的气候,丰富特殊的衣饰(衣饰文化)

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中,“衣”是排在第一位的。这并非偶然。因为人穿衣不仅仅是为了“蔽寒暑”、防虫防风雨、遮体避羞等,还具有装饰身体、美化生活,显示人的身份地位、民族信仰、礼仪场合,等等作用。因此我国古代服饰成为了民族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生活条件很一般,但其民族服饰之精美,令人惊叹。例如杜甫就有“五溪(苗族)衣裳共云天”之句,盛赞苗族衣饰可与天上彩云相媲美。

衣能排在“衣食住行”之首,我认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冬季十分严寒,许多贫困古人多为缺衣御寒所苦:“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寒”之影响深入到了中国文化和古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称“十年寒窗”的读书人为“寒士”;称自己出身低微为出身“寒门”;谦称自己的家为“寒舍”;甚至见面打招呼叫“寒暄”(暄是温暖)。“寒暄”一词,到现在都还有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