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军队需要什么样的文工团——专访海政文工团原副团长付林

“各个团体千篇一律地都在发展晚会式的歌舞。”海政文工团原副团长付林直陈文工团目前的积弊。付林说,不能让政治的元素完全控制了艺术。我们的部队应该是先进文化的,但是为谁而歌要弄明白,相信艺术本体的力量。宣传植入文化产品会生产出软弱无力的低端产品。当然,像反映战士生活的主旋律歌,仍然需要军队文工团去承担,《说打就打》、《咱当兵的人》仍然是我们的创作主流。

责任编辑:姚忆江 实习生 宋宇航 李纯

付林说,我们的部队应该是先进文化的,为谁而歌要弄明白。 (南方周末记者 刘志毅/图)

30年前,是集体进入社会;30年后,是个人进入市场。现在的问题是,文工团如何面向部队与面向社会。

必须像一个企业手册一样,一个“文工团手册”把全部都规定好,哪个可以干,哪个不可以干。

“各个团体千篇一律地都在发展晚会式的歌舞。”海政文工团原副团长付林直陈文工团目前的积弊,他说之所以着急,其实是“因为热爱”。

从《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走到《妈妈的吻》、《小螺号》,付林曾经偷着听邓丽君的音乐,发现“原来音乐还有另一种表达方式”;后来,他又从海政文工团走进社会,投身流行音乐。他说自己“为大势所逼”。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就切身感受到体制对于市场的不适应,后提出“大胆迈向社会演出”。但他的设想,目前还只能在自己身上实现。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包括文工团在内的非战斗力量改革成为全军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文工团的内部管理、外部竞争,乃至表演风格、功能定位,都成为亟待明晰的问题。

“晚会式歌舞很要命”

肯定要改,甚至还要大改。有时候恨铁不成钢,觉得改革步伐太慢。

南方周末:部队文工团为什么需要改革?

付林:这几年大家看到的文工团里出现了形象反差和负面影响。少数名人不检点,拉大旗做虎皮,不可一世。什么都想要,什么都奢求。而大多数人,默默做着许多工作,热爱自己的团队。

另一方面,我们各个团体千篇一律地都在发展晚会式的歌舞,这个很要命,同质化、浮华的艺术蔚然成风,只唯上,不唯下的服务意识,浪费了很多人才,也难以出现一个比较有艺术品位的作品。

改革开放前,文工团占地方社会演出的整体份额很大,过去每逢“五一”、“十一”大型演出,都是部队的。但是改革开放后,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