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国高银2013南方周末文化原创榜】赵宝刚:原创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在生活沉重、戏剧轻巧的大潮中,《老有所依》是一个另类。该剧描写了当下中国最普遍也最容易被忽视的社会现象——独生子女大批走进社会,他们要在职场中奋斗生存,实现个体价值;又要背负起生活的重担,为子女创造优越的生活,为父母养老送终。

责任编辑:袁蕾 朱晓佳 实习生 蔡佳茵

年度电视《老有所依》(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传统观念里,老有所依一般指的是依靠子女。我们这部剧讲的是,独生子女即便孝顺也很难做到十全十美,最终你只能依靠你自己,本质上这部戏应该叫“老无所依”。

我希望观众看完剧后能想想父母想想自己,当你唾骂剧中的不孝子女时,想想自己是否也在被唾骂的行列。如果《老有所依》能让一些观众有所警醒,那就功德无量了。

——赵宝刚

年度电视

《老有所依》

致敬辞:

在生活沉重、戏剧轻巧的大潮中,《老有所依》是一个另类。该剧描写了当下中国最普遍也最容易被忽视的社会现象——独生子女大批走进社会,他们要在职场中奋斗生存,实现个体价值;又要背负起生活的重担,为子女创造优越的生活,为父母养老送终。《老有所依》直面沉重使人深思的同时,又充分尊重电视剧的天然规律,让人在泪流满面中获得情感的宣泄。《老有所依》告诉我们,道义和收视率之间没有矛盾。

获奖感言:

这个奖特别好,它是原创,原创就是说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怎么从无到有需要你对这个社会有你的认知度,取决于你用什么样的胸怀去来看待这个世界和今天中国整个的发展。人类有两方面,一个是真善美,一个是假恶丑,怎么处理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关系在我这么多年电视生涯中都有所说明。最重要一点是你要怀着对这个世界有一种美好梦想的心态去展现,用最真实的对社会的感悟、用真实的情感融入到作品里面,作品就会有生命力,这是我们讲的所谓灵魂的东西。最重要的,是一个作品文化影响力。当你挣钱了,收视很高,但是文化影响力不够就失去它本身的意义,我首先考虑作品有没有文化影响力,然后用商业模式包装它、诠释它,最终可能会得到观众的认可。我不否认我有多年做电视剧的经验,我也不否认我有这么多年对社会的感悟。

——赵宝刚

赵宝刚表示不喜欢拍历史题材,因为那些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不是一个从无到有的东西。 (南方周末记者 蒋彬/图)

再过两年导演赵宝刚就满60周岁了,但他始终与青春有关。提到他,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王志文、徐静蕾、陆毅、孙红雷、陈坤、王珞丹、李小冉等一大批因为他的电视剧而蹿红的明星,其次是“都市”、“浪漫”、“言情”等一系列关键词。

1985年,29岁的赵宝刚在《四世同堂》中饰祁瑞丰一角,并因此从首钢调入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从翻砂工当上了剧务,一干就是6年。眼看着离演员梦越来越远,赵宝刚却另辟蹊径,当上了导演。

1990年热播电视剧《渴望》赵宝刚担纲导演了一多半,但名分上只是导播,该剧获奖时别人欢天喜地去领奖,赵宝刚只能待在家里。

1991年,赵宝刚执导《编辑部的故事》,一跃成为名导。接下来一发而不可收,《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