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志·虹膜】:穿尼龙胸罩的女人之死:来自贝茨旅店的前现代威胁

《惊魂记》的故事可以这样总结:来自现代都会菲尼克斯的女子玛丽昂,沿着高速公路开到现代化的驿站汽车旅馆,没想到掉进一个前现代的杀机陷阱。

不是每个人都完整地看过《惊魂记》,但要么是伯纳德•赫尔曼(Bernard Herrmann)的紧张音乐,要么是索尔•巴斯(Saul Bass)设计的标题字幕,要么是海报上只着白色内衣的珍妮特•李(Janet Leigh)或她在莲蓬头下张大成O形的嘴,这部希区柯克的杰作总有某个元素成为你记忆中的一部分。

此前的《迷魂记》(Vertigo,1958)初映失败,隔了多年才被重新评价为希氏经典,与之相反,《惊魂记》由始至终都有人喝彩,风靡了几代观众。影迷最直接的印象,是它同希区柯克之前的悬疑罗曼史完全割裂,全片充满种种意外,陌生女子无缘由被陌生男子杀害。罗伯特•布洛克(Robert Bloch)的原著小说以贝茨汽车旅馆(Bates Motel)中发生的母子“争执”开场,最后读者方才明白,一开始旅馆里根本就没有“两”个人。电影则以女子的故事开头,这虚晃一枪离题万里,以至于观众到半途才醒悟最初的偷钱和在公路上被警察盘查等都是掩人耳目的情节。

无论是此前的《捉贼记》(To Catch a Thief,1955),还是此后的《艳贼》(Marnie,1964),身怀秘密的“坏”女人往往会碰到个保护她又揭露她的冤家,不是加里•格兰特就是肖恩•康纳利,总归是个魅力十足的成熟男性,而《惊魂记》里神经质的安东尼•柏金斯(Anthony Perkins)则童颜娇柔,他对女子的秘密并无兴趣,只不过想杀了她。

贝茨旅店与贝茨老宅

1955年,希区柯克取得美国公民身份,同时进入他晚年的创作丰盛期。那时好莱坞刚开始流行合约打包制度,希区柯克的经纪人是MCA的卢•瓦泽曼(Lew Wasserman),瓦泽曼旗下的大牌艺人轮番出现在希氏的影片里,像《后窗》(Rear Window,1954)和《擒凶记》(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1956)的詹姆斯•史都华(James Stewart),《擒凶记》的桃乐丝•黛(Doris Day),《伸冤记》(The Wrong Man,1956)的亨利•方达,也包括《惊魂记》里在浴室被刺杀的珍尼特•李。

《惊魂记》的故事可以这样总结:来自现代都会菲尼克斯的女子玛丽昂,沿着高速公路开到现代化的驿站汽车旅馆,没想到掉进一个前现代的杀机陷阱。

观众第一次见到贝茨旅店,是在《惊魂记》的预告片中。我们知道,希区柯克作品的预告片往往极尽冷幽默之能,酷爱出镜的他常常在其中大过戏瘾,同时期由他挂名的悬疑电视剧集《希区柯克出品》每集之前都有一段欲说还休的介绍,吊足观众胃口。《惊魂记》的预告片却只是由希区柯克带观众游览贝茨旅店,房内空无一人,观众看完什么都不会知道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