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郝凤桐 铊中毒每年都有发生

事实是,铊中毒的事件每年都有发生,只不过很多案例没有被媒体报道出来而已。


  铊,一种无色无臭的金属,1861年英国化学家克鲁克斯发现这一元素的时候,因为它在光谱中亮黄谱线带有新绿色彩,所以克鲁克斯欣喜地将它命名为“嫩芽”。
  化学家们绝对料想不到,100多年后,人们会对这一抹“嫩芽”心生寒意,而且不仅仅因为它拥有剧毒特性。
  5月22日,中国矿业大学一年级学生常某通过网络邮购的方式,从四川某化工厂购买了250克硝酸铊。一周后,常某用注射器分别向受害人牛某、李某、石某的水杯中注入硝酸铊,导致了3人铊中毒。
  7个月前,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叛逃到英国的特工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在伦敦神秘中毒,后查明毒物为铊,一个多月后,利特维年科去世。
  12年前,风华正茂的清华大学女生朱令突然发病,借助于因特网向全世界求救后,查明:朱令曾至少两次摄入致死剂量重金属铊盐。如今,34岁的朱令,全身接近瘫痪,基本语言能力丧失,到底是不是有人“蓄意投毒”,一直没有明确说法。
  铊,为何频频引发社会的恐慌?本刊为此采访了有30多年铊中毒治疗经验的北京职业病与中毒医学中心主任郝凤桐。


  1
  据您多年的临床经验看,铊中毒的病例在中国多不多?

  郝凤桐:多与不多是个相对概念。现在,一些媒体报道说,铊中毒的案例极少发生,事实是,铊中毒的事件每年都有发生,只不过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很多案例没有被媒体报道出来而已。
  从绝对数量上来说,铊中毒的案例不少。不过,全国范围内没有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统计数字。
  2
  这么多铊中毒案例,中毒的原因大多是什么?
  郝凤桐:铊中毒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铊中毒几乎都是人为投毒所致,比如中国矿业大学的这三个学生,在成都治疗的浙江富豪,也包括10多年前中毒的朱令。
  至于慢性铊中毒,原因就比较多了,比如工作上的职业性接触,现在一些化工厂的环境污染等,都可以导致慢性铊中毒。
  3
  相对于其它毒物引发的中毒事件,为什么铊中毒会在公众中引起那么大的恐慌?

  郝凤桐:这应该是个社会现象,已经不在铊中毒事件本身了。
  首先,这个病相对来说,比较罕见,人们对它的认识还很困难,一旦出现发病的患者,最初很难断定是什么病;
  再就是,铊中毒往往和智能犯罪联系在一起,至少有一定的关联。普通的人,不知道铊这种物品,也无从获得;
  第三,铊中毒由于10多年前清华大学朱令事件,到现在中国矿业大学的铊投毒事件,往往容易使人们把它和大学生的心理联系在一起,这也是其引起轰动的一个原因。
  4
  为什么一些人选择了铊及其化合物作为杀人的武器,比如俄罗斯前特工在伦敦中毒?

  郝凤桐:这和铊的属性有关,使用它作为毒剂来作案更容易得手。铊本身是一种无味无臭的金属,水溶性比较好,溶于水中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口感,人根本尝不出来,而且也没有什么味道和颜色。如果不发病,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中毒了。
  5
  有媒体报道,目前在网络上叫卖铊的企业甚多,而且大多不看重手续,这其中的安全漏洞,该归哪个部门管理?
  郝凤桐:这个就不是我们医生讨论的范畴了。
  6
  目前在朝阳医院接受治疗的两名中国矿业大学铊中毒的学生有没有和你谈起过,他们的同班同学常某为何对他们下毒?

  郝凤桐:从来没有谈起过,可能是他们不愿意提起此事吧,我也没有问过。
  7
  
现在这两名学生恢复得如何?
  郝凤桐:他们身体恢复得很好,每天都会到我的办公室上网浏览关于这次事件的报道。
  8
  这两名学生大概何时能够出院?

  郝凤桐:不出意外的话,预期两三周之后就能出院了。
  9
  他们出院后是否还需要接受治疗?铊中毒是否会给他们带来终身伤害?

  郝凤桐:出院后两人还需要继续接受康复治疗,因为铊主要对人体神经造成伤害,两人还需要在家人的协助下,逐步练习点鼠标、打字、刷碗等日常生活行为。
  不过,他们恢复成正常人的希望非常大,这可能需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
  10
  在你30多年的临床工作中,金属中毒案以哪种病例最为常见?
  郝凤桐:铅中毒相对来说比较多(注:2006年8月,甘肃徽县水阳乡几百名儿童被查出血铅超标,最高者血铅含量超标数倍,被诊断为重度铅中毒),其他如汞、铊、锰、钡等也时有发生。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