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北大被黄牛盯上:不妨一试敞开校门丨快评
哪怕顶着高温,游客也要来清华北大参观打卡,足见这两所顶级高校的号召力与吸引力。但目前实行的“预约参观制”,名额有限、时间有限、通道有限,无法完全满足这一波游客旺盛的参观需求。社交媒体上随处可见“求带入”“求预约”的需求,以及对 “一开放就秒没”的抱怨。既然需求旺盛,预约名额又有限,那么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黄牛现象。 -
再获世界级发现!中国天眼“看见”引力波踪影
-
中子星的覆灭
科学家首次观测到中子星被黑洞吞没的天文事件,这一现象在引力波探测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 (本文首发于2021年11月18日《南方周末》) -
这个黑洞有点怪
恒星演化理论预期的黑洞质量要么小于太阳质量的65倍,要么大于120倍。为什么会在理论上禁止的区间内发现一个太阳质量85倍的黑洞呢? -
142倍太阳质量!科学家发现迄今质量最大的黑洞
科学家利用引力波探测到迄今质量最大的黑洞。这个黑洞由两个黑洞合并而成,而参与合并的黑洞中较大的一个,质量并不在此前理论允许的范围内。 -
为保持基础研究活力 各国都做了些什么?
历经13亿年旅行,宇宙中两个黑洞合并产生的引力波抵达地球,于2015年9月14日被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捕捉到。这一发现填补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验证的最后一块“拼图”,是人类探索自然的又一个里程碑。 美国领衔的引力波探测,为20世纪下半叶以来“沉寂”的基础研究带来新活力,也显示了美国的科研实力。基础研究是整个科技体系的源头,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原动力。面对日益激烈的科技竞争,各大国如何保持基础研究活力?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
多信使天文学时代
通过光、粒子和引力波观察同一天体,这种被称为多信使天文学的方法为天文学家打开了解宇宙的新窗口。 -
比全部星星更“亮”的“黑暗”
在引力波扫过浩瀚空间的十几亿年的时间里,地球上的生物往着越来越复杂的方向进化着,并终于进化成了被称为“人”的智慧生物。 -
“看到”引力波当选《科学》杂志今年头号突破
美国《科学》杂志21日公布了其评选的2017年十大科学突破,人类首次“看到”引力波事件当选头号突破。 -
重大发现!人类首次“看到”引力波事件
全球多国科学家16日同步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并同时“看到”这一壮观宇宙事件发出的电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