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销手机号等于出卖自己”:注册互联网账户能否不用手机号? | 快评
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两条解决路径。第一是注册互联网应用时,不一定用手机号,而是用电子邮箱、微信等其他应用的账号。第二个解决路径,则是手机号注销之后,不再重新投入使用,从根本上杜绝这个问题。 但这两条根本的解决路径,短时间内可能都难以实现。 对个人来说,要尽可能少更换手机号码,可以用一个低月租的手机号码,专门用于注册互联网应用,这个手机号轻易不要更换。另外对于常用的重要的互联网应用,可以自己列一个表,要更换手机号的时候,记得先去解绑。 -
如果没有手机号码,生活会变成怎样丨记者过年
在国内工作、生活的我,也没细想过菲姐骤然回国可能会面临的不适应。但实际上,几个支付平台、银行、社交APP、旅行甚至买票都绑定手机号、需要实名认证的生活,早就成了我们的日常。 -
通信行程卡今日下线:三码退出使用后数据应尽快全部销毁丨快评
疫情三年,几乎每个中国人都有健康码。小小二维码背后,是庞大的个人信息数据。每个人的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甚至人脸、指纹等信息,每一次核酸检测的结果、每一次查询行程卡获得的位置信息、每一次出行扫场所码所记录的场所信息,大数据分析所获得的行踪轨迹,都被储存在了健康码系统里。而这些信息,有很多属于个人信息保护法中规定的敏感信息,应该受到严格的保护。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当个人信息的处理目的已实现,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主动删除个人信息。当健康码在疫情防控中的使命结束,健康码系统中存储的数据也应该彻底删除。 -
世界杯“冷门”频频,跨国“赌球”套路满满
有很多非法赌球软件会“山寨”国际知名博彩网站,如英国博彩网站Bet365、亚洲博彩公司等,“除了网站的域名有所差别,博彩界面可谓是一模一样”。 一旦“会员”在赌球软件上绑定手机号和银行卡,“就会被非法赌球公司定位”。 -
组织员工给同行刷差评被逮个正着:如此毁人商誉既猥琐又愚蠢
落饮公司通过在钉钉和脉脉等职场相关平台上搜索手机号,发现发布这些差评账号的手机号码对应的主体均为醉鹅娘公司员工。更奇葩的是,该公司员工还明目张胆地将本次搞事的活动经费开具了公司抬头的发票用以报销。 (本文首发于2022年7月21日《南方周末》) -
上到省长,下至“村官”:公开领导电话“实效”考
和解决某一个具体的问题相比,官员公开电话号码展现的态度更加重要。 大部分地区都要求干部本人接听电话。孟光安当年就要求青神县的干部们使用自己的手机号,并且24小时开机。 (本文首发于2022年3月17日《南方周末》) -
货运司机虚假订单赚补贴涉嫌犯罪,网上“薅羊毛”要谨慎丨快评
通过非法手段获得手机号注册账号,或虚构订单,到网络平台薅羊毛牟利,所得超过一定数额,可能涉嫌违法犯罪。 -
“买对一只表就像选中一只好股”,一天一个价,排队十年也买不到
王雪莹和店里的其他员工都把买表当炒股,买对一只表就像选中一只好股。“你要说它怎么就涨了,我也很纳闷,怎么就涨了?” “以前炒房的、做小贷公司的、倒卖手机号的,都来了。” “资产价格上涨意味着拥有更多资产的富人财富增加,奢侈品的消费需求随之增加,价格也水涨船高。” (本文首发于2022年2月24日《南方周末》) -
三十而已等热播剧公开手机号致号主被骚扰 法院认定侵犯隐私
屡上热搜的电视剧《三十而已》在上个月剧终,与剧情同样引发热议的是,因与剧中人物手机号相同,现实中手机号的机主连续几天被数百通电话骚扰。 -
超500万台新手机,被偷偷植入木马病毒?!涉及31省市、超4500种机型!这些人被盯上了→
昨天在网络上有些人专门搜集各类商家的优惠信息,注册后领取各类优惠券、奖励金。人们把这种行为称为“薅羊毛”。要想“薅羊毛”,就要注册,注册就需要手机号和验证码。在利益的驱动下,有人开始对手机动起了“歪脑筋”。 2019年8月,浙江绍兴警方成功打掉了一条“薅羊毛”黑色产业链,破获了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特大案件,警方通过侦查发现被窃取信息的手机超过了500万台,其中绝大部分是老年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