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暴力拯救美国”?特朗普流下撕裂之血
“我看到枪手爬上安全警戒线外的一栋底层建筑屋顶,并向附近警察大喊。”一名目击者告诉英国广播公司(BBC)。 特朗普枪击案是自1981年美国前总统里根遇刺以来,针对总统或总统候选人最严重的暗杀企图。自1776年建国以来,美国发生了12起针对总统和总统候选人的暗杀事件,其中4人丧生。 “虽然枪击没对特朗普带来严重伤害,但这次刺杀撬动了两党反对派人士的‘扳机’,未来几个月,总统候选人的竞选风险会越来越高。” 芝加哥大学教授、芝加哥安全与威胁项目负责人鲍勃-帕普(Bob Pape)说,特朗普被枪击是美国政治暴力得到如此大力支持的结果,现在还需要担心拜登总统受到报复性威胁。 -
“不卖就禁”,TikTok美国“最后一战”
如今,所有人都在猜测,法案最终是否会送到白宫的办公桌上。美国总统拜登此前表示过,“如果国会通过了,我就会签字。” 对于TikTok这样影响力巨大的文化产品,美国各界抱有“警惕心理”,“担心他成为一种情绪操控,或者文化渗透的工具”。 特朗普近日就在社交平台“开炮”称:“如果除掉TikTok,那么Facebook和扎克伯格的生意会翻倍。”公然挑明了扎克伯格与TikTok的竞争关系。 如果国家之间有战略互信,有矛盾也可以通过协商对话解决。而没有战略互信时,双方都从最大的恶意去思考对方,那么结果和措施就截然不同。 -
“基辛格不会有第二个,但基辛格的担忧却会不断重复”丨智库视点
基辛格不会有第二个,但基辛格担忧的危机,却是会不断重复的。 基辛格把自己的对外政策原则,称为“自由的国际主义”,也正是因为这种自由的国际主义,让他得罪了特朗普和拜登两位美国总统。 -
调停俄乌冲突,百岁基辛格的功绩与争议丨智库视点
基辛格不会有第二个,但基辛格担忧的危机,却是会不断重复的。 基辛格把自己的对外政策原则,称为“自由的国际主义”,也正是因为这种自由的国际主义,让他得罪了特朗普和拜登两位美国总统。 -
“拜普会”解码: 会晤“破冰”,分歧依旧
峰会前,美俄双方就敏感问题频频放出“狠话”,对达成共识抱有悲观预期。在网络安全、乌克兰问题和人权问题上,两国展现出的更多是分歧和互怼,反映了两国目前仍存在严重的互不信任。 “如果破冰指的是美俄两国重回谈判桌由意愿变为现实,那么,拜普会是一个契机。如果破冰指的是两国关系重现‘蜜月’,那么,一场拜普会无法实现这样的目标。” (本文首发于2021年6月24日《南方周末》) -
美俄“拜普会”:会前互喊狠话,会后分歧依旧
-
拜登撤销特朗普禁令, 美军会带给跨性别者新希望吗?
-
04:7
防务解码丨拜登撤销特朗普禁令, 美军会带给跨性别者新希望吗?
-
“战斗机也随时待命” ——拜登总统就职,打破了多个传统
美国历史上,没有哪位新总统的就职典礼面临如此激烈的国内骚乱威胁。“我们现在正处在战时状态,我们考虑到了一切可能在就职典礼出现的状况,战斗机也会随时在跑道待命。” 总统就职典礼结束后,有美国网友将2017年特朗普就职时“人山人海”的盛况,与2021年拜登就职时“冷清”的场景进行对比,并配文称:“2017对战2021……特朗普对战拜登……是胜利还是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