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士论文“致谢”走红背后,一个想走出去的乡村
黄树柏对黄国平印象很深,家里穷,“没啥子收入,一年接不上一年”。2000年前后,村里的土房慢慢换成了瓦房,黄国平家是村里最后一批茅草房。 博士论文致谢走红背后还是反映了教育改变命运、“寒门贵子”的教育观和成才观。与“贵子”对应的,实质是“人上人”观念。 -
黄国平论文致谢感动网友之余:不能仅歌颂个人奋斗,更应向农家子弟提供时代机会
振兴乡村,是为了帮助像黄国平这样的人,或者说,让千千万万像黄国平这样的人能够走出去,而不仅仅是一个地域概念。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子弟市民化,同样都是振兴乡村。 -
“这种论文肯定是不常见的”:“导师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论文背后
中国知网显示,除了徐中民本人,“导师崇高”一文被11篇论文引用过,其中核心期刊6篇,硕士论文3篇。 在过往的审稿经验中,朱海洋从没见过在论文里如此露骨谈论导师的情形,至多只在致谢里简短提及。“这种情况非常罕见,所以也不好去断定,可能是有人情成分在里面,也有可能是没有进行把关。这个文章出现在版面上就是不应该的。” -
【南瓜学堂】那些“笑”哭的毕业论文致谢
毕业季将近,除了找工作,小伙伴们最惆怅大概是毕业论文了吧? 本想给大家论文帮帮忙的堂主,却被几篇精彩的致谢吸引了。相比正文的废话连篇,冗长乏味,致谢完全可以成为论文的弹幕,专供吐槽。咱们的致谢不用非得把七大姑、八大姨都拉出来感谢一番,像下面这些言语上既诙谐又大胆的致谢言辞,堂主就很想学习! 青春的尾巴上,留一两句真心话多好,您说是不是? -
硕士论文抄袭:只有致谢是“原创”
使我受益匪浅的是在论文写作阶段。员怒华老师及时地、耐心地点拔我、指导我。使我充分看到自己的浅薄和无知,加深了我对‘为师之道’的理解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