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因性” 南京护士被打事件?

一位数次接触过陈星羽的法医透露,至少在出院三周前,陈护士已经可以“站起来了”。打人行为必须谴责,而罪与非罪,则应交由司法机关判断。但此案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自身经受着信任危机的司法,如何化解处于爆炸边缘的医患矛盾?

责任编辑:苏永通

编者按:和杀医、医生被游行等事件相比,南京护士被打事件远远算不上重大,却引发了医疗界全国性集体维权浪潮,凸显了医患矛盾日益尖锐之下的深刻社会裂痕。

南方周末记者历经一个多月的时间,对事件进行全面梳理,采访了公安机关、法医、医院、主治医生和法医学专家,并多次到医院寻找被打护士,以期尽量接近事件的真相。

打人行为必须谴责,而罪与非罪,则应交由司法机关判断。但此案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自身经受着信任危机的司法,如何化解处于爆炸边缘的医患矛盾?

医院诊断为何屡屡修改?

法医鉴定为何迟迟不出?

刑拘打人者理由是否充分?

被打护士有没有“诈伤”?

事发现场。 (南京市口腔医院二门诊微博截图)

一位数次接触过陈星羽的法医透露,至少在出院三周前,陈护士已经可以“站起来了”。

南京警方知情人士证实,袁亚平在拘留第七天就已取保候审。警方内部的主导意见是,此案够不上刑事案件。

病历上,“脊椎震荡”和“心因性瘫痪”都打了问号。是否存在脊髓损伤,是法医与临床医生之间的争议焦点。瘫痪主要由外力因素还是自身因素导致,在法律责任方面有巨大区别。

从脑震荡,到“心因性瘫痪”,医院几次修改诊断。南京市卫生局发布的会诊意见:由于外伤导致脊髓一过性损伤和急性应激反应共同作用所致。参与鉴定的法医称,可以确定陈护士不存在器质性损伤。

2014年4月21日7:02,一条简短的微博出现在南京市卫生局官方微博“健康金陵”上:[小陈护士康复出院]陈星羽护士经过前期积极治疗,已经康复,双下肢恢复行走,于20日上午出院。医生嘱其继续加强功能锻炼。

2014年2月25日凌晨,南京市口腔医院护士陈星羽遭到一位患者家属殴打,经同属一个医院集团的南京市鼓楼医院诊断为“瘫痪”。医生的集体抗议声传到了之后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两会”上。

最终,打人者江苏省科技馆副馆长袁亚平被刑事拘留,袁亚平的丈夫、江苏省检察院宣传处处长董安庆则被免职和行政记大过。

据中新网4月22日报道,陈星羽的伤情司法鉴定已经做过,鉴定结果可能会在近日向社会公布。南方周末记者从南京警方内部人士处得知,鉴定结果为“轻微伤”。目前仍待官方发布最终正式意见。

监控录像:陈护士两次弯腰下蹲

自2月25日凌晨之后,南京护士被打事件迅速发酵。医务界发起集体声援。2月27日,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召开新闻通气会。

据南京警方内部知情人士S透露,当时的背景是,国内、国外的媒体都报道了护士被“打瘫痪”事件。在玄武区政法委书记召集下,玄武区分别召开了公、检、法“大三长”(即三部门的一把门)和“小三长”会议(三部门分管的副职),研究后认为,应该把事实真相公开,并委托公安部门向媒体通报。

根据玄武分局通报,2月 24日晚上,董安庆、袁亚平二人的女儿董小姐在南京市口腔医院住院治疗,医院安排一位男患者与其住同一间病房。董小姐觉得不方便,于是联系父母。董、袁两人随即赶往口腔医院,并在路上两次跟值班护士通话、协商,问能不能把这个男患者调一个病房。在遭到拒绝以后,袁亚平赶到护士站,殴打了当班的陈护士。

后有网络传言称,袁亚平被激怒的原因,是陈护士曾对其声称“太平间里才有单人病房”。不过,S否认了这一说法。

在新闻通气会上,警方播放了事发时的监控录像。

录像显示:2月25日凌晨0:40,袁亚平出现在南京市口腔医院11楼的护士站处,她先对着陈护士拍照,然后隔着宽约70厘米的护士台,用折叠伞两次敲向陈护士,其中第一下打击陈护士的右肩背部,第二下则被陈护士侧身躲开。与陈护士身体接触的伞的部位是伞身,在举起时已经松开,伞柄也未被打断。接着,袁亚平走进护士站,推开上前劝阻的另一名护士,用右手抓住陈护士的衣领,把她拽出护士站,然后松开手,改与陈护士争吵。

0:41:05,董安庆与一名身穿白衣的男医生相继赶到,袁亚平转身朝男医生走去,陈护士则看了一眼男医生,忽然弯腰蹲下。

0:41:20,随着另一名高个男医生(后被证实系南京市口腔医院副主任医师朱锋)的到来,冲突再度升级:朱锋与袁亚平争吵时,董小姐也赶过来,将母亲与朱锋隔开。董安庆试图将朱锋从妻女身边推开时,朱锋用手卡住董安庆的脖子,将其推向旁边的楼梯间。脱身之后,董安庆一手捂头,一边用手中的伞挥向朱锋,但未打中。此后,袁亚平和先前到的白衣男医生分别将董、朱二人分开。

0:41:46,一名身穿白衣、戴眼镜的女子向陈护士冲过去,伸出左臂,做了一个手掌往下压的动作,陈护士第二次弯腰下蹲。

根据录像,整个冲突过程不到两分钟。警方在新闻通气会上介绍,此后双方仅有语言交流,没有肢体接触。

监控录像公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