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鉴】201402

《现场》:凤凰记者看见的真实中国
爱情鸡汤 《安德鲁和多莉尼》
把莫高窟搬进美术馆 煌煌大观——敦煌艺术展
相爱总是简单 《阿黛尔的生活》

阅读

在现场还有什么用

《现场》:凤凰记者看见的真实中国

作者:雷宇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12月

 

新世纪头十年,传统媒体将死的预言已经让人耳朵起茧。在人手一部手机,随时可以拍照片视频、发微博的时代,从19世纪中期现代新闻业崛起以来就竞相奔赴大事件的新闻记者们也一次次被敲着警钟,许多人断言他们将要被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在现场的时代所抛弃,就像印刷术把抄写工人扫进历史的废料堆一样。

但是依然有人像黄金时代的新闻人那样,相信他们事业的价值。一个睿智的、富有经验和分析判断力的声音,超过了一千个智能手机的喧哗。

雷宇就是其中之一。这位凤凰卫视的记者在过去七年中一直奔走在新闻现场,目击一个接一个大事件的发生。对一个新闻行业的人来说,这是莫大的幸运,足以作为职业的荣誉勋章。

她没能亲历2008年的汶川地震,但是在玉树和雅安地震时都抵达了现场,还有舟曲泥石流、大连油罐爆炸,以及多到让人神经麻木的矿难。这本书可以视为采访手记。但它的价值并不仅仅是对新闻的补充。对一个优秀的记者而言,呈现出的新闻只是所有材料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故事和线索只能隐藏在水下,成为新闻的坚固基础。有时候,更意味深长的故事也藏在深处,不动声色。

没有征服,只有记录

恺撒大帝来到东方的土地上,说:“我来,我看见,我征服。”只有旅行者才会对身在现场产生这样过分浪漫的想象。对记者而言,从来没有征服,只有记录。每一个抵达现场的记者都不属于现场。他们是外来者甚至闯入者。当大事发生时,无数新闻记者涌向现场试图寻找好故事,但大多数浅尝辄止,有时候甚至因为缺乏基本的职业素质而让同行感到羞愧。

雷宇知道,记者在现场,尤其是灾难现场,往往会遭遇尴尬。记者目睹大事件的发生,仿佛因此与大时代发生联系,事实并非如此。除了人类天然的同情心,他们并不因为在现场就能对苦难更加感同身受,更加与时代的创伤血肉相连。他们只是记录和传达者,本身时常无能为力,职业却要求他们不能不去注视,美国同行面对非洲饥民的内心冲突永远存在于这个行业之中。

所以在地震现场,她惊异于灾民的沉静,他们可以不带感情地叙述自己家族的伤亡和损失。这种怪异的冷静是因为家家如此,苦难因为平等而无从申告。她试图抚慰他们却无从下手,因为这样的灾难她并未经受。

在山西发生矿难的小城,她面对遇难者的亲属,在倾听的过程中,明白他们的目的只是寻求赔偿,后来她报道了更多的矿难,“每当出现矿难事故,家族中会有类似头人来讨要赔偿,但往往最直系的亲属却分到最少。”这是另一个世界的生存法则。

同为电视新闻记者,同为女性,雷宇很难不让人联想并对比更加名声显赫的柴静。她们同样有女性的敏感和细腻,但与柴静的《看见》充满个人回忆与当下世界的闪回以及美文式的抒情不同,《现场》更加单刀直入,甚至有一点粗粝。可能恰是这种粗粝感,彰显了现场本身。

战场归来的士兵没有故事可说

梁文道在评价这本书时引用了本雅明的话:“战场归来的士兵没有故事可说。”因为见过太多苦难,悲悯令人缄口不言。奔赴现场者必须与这种悲悯共存,但是倘若仅仅如此,他或者她就与一个路过此地的手机摄像头毫无分别。由于悲悯而感动自己,则更无价值。观察现场是一种田野调查,是对当下的考古发掘,必须从纷繁中捕捉到真相和意义,解剖出世界如此运行的逻辑。所有的问题都必须追问,而不是满足于寻找指责和同情的对象。情怀可以打动人,但无法取代增长智识的智慧。

谁都可以记录矿难,但法规是如何被乡土、政治和商业混杂的规则所扭曲,以至于矿难成为难解的题?一个官员的敷衍或者嗫嚅可以成为指责的对象,但是什么让一个有正常感情的人成为冷漠官僚机构的一部分?农村水利设施的普遍荒废只是一条消息,而等待解答的问题则是,是什么导致了荒废,又是什么让人们对荒废视而不见?都市的蚁族在寻找上升机会的路途中挣扎,是什么让年轻人的路越走越窄?阶层板结已经成为陈词滥调,但它究竟是如何在日常的细枝末节中发生?更重要的是,在所有这些问题中,人的精神处境是怎样的?

如果不能解答这些问题,只呈现表象不能算是记录中国,只能算路过中国,甚至掠过中国。

在这一点上,无论是柴静的《看见》,还是雷宇的《现场》,都有毋庸讳言的不足,也正是这些不足削弱了身在现场的价值。但从书中,已经可以看到雷宇为解答这些问题做出的努力。七年的工作对一个中国记者而言已不算短暂,但想要认识中国依然为时尚早。

所有人都高举摄像头的时候,总会有人发现更加重要的细节,更加有意义的线索,能够描述出一个更加真实而深刻的世界。现场的价值,因此不会被纷杂所埋没,每个人都因此被提醒自己身处命运的共同体中。

 

新书推荐

《社会化生存》

作者:丁正洪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1月

微博是全新社会的身份证。本书作者是新浪微博的早期团队成员,目睹并参与了微博这个中国最大的社会化媒体平台的创立和发展壮大。基于在新浪微博内部的前沿运营经验,作者试图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案例,总结整个社会化媒体生态系统的生长特点和繁衍规律,并对社会化媒体的运行之道提炼出十大定律,非常适合对互联网媒体营销感兴趣的读者。

《老生常谈》

作者:资中筠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1月

资先生对这本书的介绍是这样的——“题材庞杂,东拉西扯,没有什么足以振聋发聩的惊人之语。无以名之,名之曰《老生常谈》。”本书汇集访谈、杂文、演讲等多种内容,大多是资先生对于中国当前现实的观察和反思。看似随笔之作,实际上却如同一堂堂启蒙课,从思想上给予读者启发,同时向时代发出警示。另外,书中还有几篇内容涉及资先生的治学经验、人生经历,值得一读。

《我的父亲手塚治虫》

作者:【日】手塚真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1月

在日本,没有人不知道手塚治虫。他创造的铁臂阿童木、森林大帝、怪医黑杰克、火鸟,让他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日本故事类漫画开创者、现代日本动画先驱者。这一次用文字重现这位漫画家生活故事的是他的长子、视觉艺术家手塚真。本书的日本原版名为《手塚治虫的素颜》,儿子揭开的是这位“天才”父亲的“素颜”一面,漫画迷们不仅能从真实的生活细节中品尝到手塚治虫身上的人情味儿,也能从一个侧面了解这位漫画家天马行空的创造力是从何而来。

 

舞台

爱情鸡汤 《安德鲁和多莉尼》

2006年,83岁的法国哲学家安德烈·高兹为自己身患绝症、即将不久于人世的妻子多莉娜写下了75页的情书,记录两人长达六十年的爱情。一年后,夫妻二人携手离世。

这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被西班牙的库伦卡剧团改编成了默剧《安德鲁和多莉尼》。2010年首演以来,这出戏剧已经在二十多个国际艺术节巡回演出。2013年是这出戏第二轮来到中国。故事在不同城市上演,却都同样伴随着观众的笑声和泪水。这不是一部大制作的作品,全剧只有三个演员,大部分的演出场地是在中小型剧场。因为是默剧,全剧甚至没有任何对白,全部通过演员的肢体表达和音乐来对故事进行诠释。

男主角安德鲁是一名年迈的作家,多年来,他醉心于写作,打字机是他最忠实的伙伴。而女主角多莉尼则是一位大提琴手。夫妇俩在一起数十年,生活早已经被各种无趣乏味和磕磕碰碰围绕。两人之间少不了各种摩擦,即便是在儿子面前,两人也会因为一些小事相互不迁就对方而产生矛盾。

但生活却在平淡中突然发生了变化—女主角被诊断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一些事、一些人在老太太脑海里逐渐被忘却,记忆开始退化、空白。也正是在此刻,安德鲁似乎突然从失忆的伴侣身上,重新找回了当初的相遇相识,找回了当初的爱情。

两人当初的相遇是一场偶然。安德鲁年轻时也热爱写作,却一直怀才不遇。多莉尼被无意看到的安德鲁写的情书俘获芳心。爱情的到来是热烈的、充满激情的,婚后的生活却是平淡的 , 当打字机和大提琴的声音同时在生活中响起,最初的浪漫和谐逐渐变成了让人烦躁的根源,最终让爱情变淡。

虽然摩擦不断,但是在失忆症状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多莉尼忘记了很多事物,但依然记得自己身边最重要的那一个。当她紧紧抱住安德鲁的那一刻,台下的观众除了感受到一阵温暖,想必也会在内心涌起一句很俗的话:“我又开始相信爱情了”。

没有一句台词,也没有一个真实的面孔—三名演员都带着夸张的人脸面具进行表演。尤其是其中的两名男演员,全程不断变换着两人的角色,时而你演丈夫我演儿子,时而我演丈夫你演儿子,中间还要穿插出演各种个性鲜明的其他配角。让人意外的是,这种完全将情感回归于肢体演绎的表演方式毫不突兀,语言反倒成了多余的东西。在产生语言之前,肢体是人类之间更为原始和直接的表达、交流方法。当舞台上的演员们摆脱了台词的牵绊,整个表演也就自然地回到了最原始、最直接、最为赤裸的讲述方式。

大概并不能用“惊喜”来形容这出戏给台下观众的感受—因为它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戏,除了用面具去让人们意识到舞台和现实的距离感之外,并没有玩弄太多的舞台形式,甚至没有特别引人入胜的剧情。但这出戏注定会感动观众。夸张面具营造的距离感,反倒抽离出一种“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状态,观众的想象力和融入感被浓郁的真情实感极大地调动起来。故事中蕴藏的所有感情力量,都被直接地表达出来,并有效地传递到了观众心里。这部戏像是一碗爱情鸡汤,看完之后,没有爱情的人渴望爱情,而已经有了爱情的人,则会如剧中的安德鲁一样,更加珍惜身边的人。

 

展览

把莫高窟搬进美术馆 煌煌大观——敦煌艺术展

时间:2013年12月28日至2014年3月16日

地点:杭州,浙江美术馆

 

提到敦煌,人们脑海中浮现的是漠北的黄沙旷野,高耸的大佛,褪化的壁画,历史的沧桑。

两千多年前,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走出一条连接中西的“丝绸之路”,敦煌便是其中一个重要枢纽。这个中世纪的国际大都会,贸易频繁似如今的纽约,艺术繁华如19世纪的巴黎。著名学者季羡林曾说过,“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兴起和传播,佛教艺术在敦煌乃至全国蔚为大观。在中国的石窟、寺院、殿堂甚至墓室的墙壁上都绘制了大量的佛教艺术作品,但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大多数绘画作品特别是唐以前的绘画作品都遗失殆尽。所幸的是,由于气候、地理条件及环境的特殊因素,敦煌保存了数以万计绘画和雕塑的原作,填补了我国唐以前绘画传世作品极为稀少的空缺。

如今,敦煌莫高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石窟寺遗址,是世界上历史延续最悠久、保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艺术最精美的佛教艺术遗存,代表了公元4至14世纪中国佛教艺术的高度成就。敦煌石窟的开凿历经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10个朝代,1500年。至今莫高窟仍保存着735个洞窟,45000多平米壁画,2000余身彩塑和5座唐宋木构窟檐建筑,被誉为“佛教艺术宝库”,是全人类共享的“世界文化遗产”。

敦煌石窟是无法移动的。为了让更多人欣赏到这一切,在常书鸿、段文杰等几代敦煌人的努力下,洞窟、雕塑被复制下来,壁画也被临摹,从敦煌千里迢迢运到杭州。想领略敦煌艺术之美的人,不再需要舟车劳顿,也无需钻入漆黑的洞窟,就能看见敦煌艺术的再现。

曾举办过蔡国强爆破展的浙江美术馆此番摇身一变,复制的敦煌莫高窟活灵活现。巨大的“莫高窟”牌坊矗立在门口,整个美术馆的门面都被巨大的喷绘包起来,成了漠北的悬崖,密密麻麻的洞窟排列其上。沿着展厅参观,可以完整地看到7个复原洞窟,59幅壁画临摹作品,10尊彩塑复制品,花砖真品10件,藏经洞出土经卷真迹10件,再加上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作品和“赋彩新颜——敦煌岩彩画展”,美术馆仿佛是座巨大的敦煌洞窟。

你可以在展览中见到各个时期的莫高窟壁画,不仅有大量佛像画、经变画、故事画、供养人画像及各种装饰图案,还有反映各个时代、各个民族和各个阶层的各种社会活动的形象,如帝王出行、农耕渔猎、冶铁酿酒、婚丧嫁娶、商旅往来、使者交会、弹琴奏乐、歌舞百戏……世间万象,林林总总,呈现了一千年生动的古代社会生活。

“敦煌石窟不能移动,所以这次展出的大部分是临摹和复制品。但它们都凝结着敦煌研究院艺术家数十年的心血,这些临品本身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真实地再现了敦煌艺术的神韵。”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说,每个洞窟不仅和原窟完全等大,连洞窟里那种光线感和沧桑感都逼真还原。而洞窟里的所有壁画,则是敦煌研究院的艺术家在纸上,按照原作临摹的手绘作品,在安装洞窟的时候像墙纸一样贴上去的。

这个备受期待的展览,在2013年12月28日开幕当天吸引了近万名观众,成为美术馆历史上人数最多的一天。值得一提的是,展览展出的绘画作品都是历代研究敦煌艺术家们的临摹作品。一代艺术大师张大千也是敦煌的超级粉丝,他在1945年到敦煌临摹大批作品。美术馆精心挑选的90件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作品,独立成展。其中的30件张大千临摹敦煌白描画稿从未对外公布过。

 

电影

相爱总是简单 《阿黛尔的生活》

导演:阿布戴·柯西胥

主演:阿黛尔·艾克萨勒霍布洛斯 /蕾雅·赛杜 / 沙利姆·克齐欧彻

 

身边无数朋友,看完《阿黛尔的生活》的第一个问题是:性爱场面有必要拍满二十分钟?还是真刀真枪的样式,足可以收录进教学指南。更有人好奇揣测起来,身为戛纳评委的李安,该不会是因为几场角力般的床戏,令他想起了《色,戒》,因此也加入了点赞的行列。

我看完电影的第一个想法则是,如果蓝妹换个性别,那么,她必然是千夫所指、万人唾弃的文艺渣男。无论她怎么以愤怒的受害者出现,她的表现似乎太过夸张了。感情本来就是两人的事,歌里唱着:相爱总是简单,相处太难。《阿黛尔的生活》所想展示的,其实也是一对拉拉的日常生活。

这部火爆2013年的同片,把故事架构在很流俗的一见钟情上面,此外还有相当稀松的日常起居,娱乐出行,夹带导演喜欢表现的特色食物,令观众头疼、令剧中人崩溃的吵架决裂。在大特写的频繁冲击下,两位女主演的迷人身体似乎一览无遗。导演仿佛也想借此说明,他费尽心思去展示这对恋人的状态,不留死角,并且,抓住了她们最完美的部位,一种味道以及一个瞬间。

对好色之徒来说,《阿黛尔的生活》似乎太过冗长,时不时来上一段素面朝天,镜头还晃个不停。对饮食男女而言,电影又把情感的事情说得太简单,简单到不像一部常见的同片。她们分手的原因并不是爱情的魅力褪去,而是阶级落差带来的隔阂—无法被克服和消除。这也是双方家庭为何要先后出场的原因,以及几年以后她们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那是一种尝试与努力。

蓝妹是艺术工作者,思想复杂。阿黛尔拥有的却是普通人生,简简单单。这种天然的差异必然导致生活出现裂缝。出身的不同进而变成了思维认知方式的差异。蓝妹想让阿黛尔靠近自己一些,令思想的土地变得肥沃,但阿黛尔更满足于生活本身的丰饶。她热爱工作,擅长制作美食,跟周围人关系融洽,可是,她却无法真正进入蓝妹的生活(尤其是核心的艺术创作),而只能充当一个尴尬的旁观者。

虽然有外人的辱骂和不解,但实际上,相比其他同片里的洪水猛兽,《阿黛尔的生活》几乎没有遭到太多阻力跟折磨。蓝妹的才华得到社会认可,她也有艺术领域的朋友圈。相比之下,阿黛尔的地位就让她倍感失落,茕茕孑立。她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可是,她无法完全面对自己的身份,更无法真正跟蓝妹身心交融。这大概也是说明,在阿黛尔所处的阶级环境里面,同性恋仍是一种禁忌,至少是无法被公开宣扬的。可在蓝妹的交际圈,同性恋仿佛是拥有着激发创作激情的源泉,大大方方,汹涌不断。

爱情因为强烈的第一印象而萌发,被食物所催化,借助性事而升华。身体的亲密,会带来生活的能量和热度,并且,两个人的渐行渐远,其实也是被身体所控制。后来在餐厅,两人一度在光天化日之下,做出了激烈举动,阿黛尔试图用身体来唤醒蓝妹的爱意,正如她的情感启蒙、人生一切,完全是被蓝妹所唤醒。或许,导演也是想借此说明,只有在鱼水之欢的时候,她们才可以做到真正的平等。不需要言语就能找到神秘的平衡点,互相满足到对方。

因此,戏剧性不是这部电影所感兴趣的,导演把重心放在了其他东西上面,她的青春期困惑,她无可避免地陷入恋爱,她的人生彷徨,两个人的冲突交恶,试图挽回以及无能为力,这分明就是一份感情从萌生到死亡的完整记录。导演想要把握的是不同阶段的基调,两个人的情感特征,还有对阶层差异无法被消除的悲观。

说到底,阿黛尔只是一个平凡不过的底层女孩。不知道爱为何物,又渴望爱,无法放弃。她被蓝头发吸引,被开发,变成了画上的模特对象,却无法在生活中与爱人平起平坐。她无法抽离出一段揪心的情感,又不得不转身离开。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