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来稿

图片说明...

走出影院许久,我依然被张艺谋的这部伤痕电影所营造的情绪氛围笼罩着。毋庸置疑,这是张导演从过于讲求炫技和场面形式的商业化电影逐渐走向人文关怀的一部深度解读人性与爱情的文艺大作。

说到伤痕电影,实际上是由伤痕文学派生而来。经历了十年左倾路线阵痛的国人,通过许多形式表达了对这一伤痕记忆的反思。就拿电影来说,早年的《牧马人》、《霸王别姬》、《活着》等都可归入此类。伤痕电影从人性作为突破口和注脚,通过十年浩劫给人们的生活和精神带来无法愈合的各种创伤作为艺术创作的突破口,着力于阐述人性的暗黑性与复杂性。

《归来》的叙事手法近乎直白。没有倒叙,没有插叙,没有蒙太奇,没有四度空间。朴素得就像男主人公陆焉识的眼神,受尽磨难后归来,却依然对生活带有温度。而且故事情节殊为简单——就是一个被迫害二十年的人,归来后,妻子冯婉瑜却亦在备受磨难后精神选择性失忆了,之后就是被各种看似平淡而又令人揪心的问题困扰与折磨。但恰恰各种催泪点,都杂糅在了这看似繁复的细节里。张艺谋的导演功力,也都呈现在这各种细节的处理上。剧情的推进带动,基本全靠女儿丹丹,她是全剧的一个矛盾转承集中点,故事所有的矛盾与发展,乃至家庭命运的质变,无不与丹丹相关。

丹丹自幼酷爱舞蹈,作为一个涉世未深又好强的女子,为了演《红色娘子军》里面的主角吴清华,丹丹无尽的苦练,就是为了要将这一主角从竞争中争取过来。而恰恰此时,丹丹三岁时就离开她的父亲陆焉识从劳改的地方出逃了,丹丹家很快就处于被监视状态下的恐怖之中。当丹丹发现潜逃回家的父亲后,出于可以立大功,能当上“吴清华”的诱惑,涉世未深的她选择了告密。第二天的火车站,注定成为这个家庭命运二次转折的重要节点。当然,也源于丹丹的告密,直接导致了父母的重逢本在咫尺,瞬时又天涯的状态。陆焉识对亲人的思念,都在一片混乱和拳脚之中,随着那辆驶离站台的吉普,归于无形。而冯婉瑜声嘶力竭血流满面,却换不回与丈夫能见上一面的揪心之痛,女儿令人扼腕的告密,万般苦楚之交织,终令她心力交瘁至极,而那个无形的却乘人之危的方师傅,是压弯并摧毁婉瑜的最后一根恶之草。

完全可以想象,丹丹最终落选“吴清华”这一角色,舞台上看着竞争对手最终如愿以偿成为“吴清华”,而她只能成为一个不起眼的群众演员,丹丹终领略了她现实生活中的人性的冷酷一面。而张艺谋在此处巧妙地加入了表演结束后,台上演员与台下观众手持红宝书,交相辉映,同唱《大海航行靠舵手》这一主旋律歌曲作为谢幕礼的场景,从一个微缩景观透露出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盲目与狂热的背后,是一个民族群体可悲性的素描像。

心高气傲的丹丹,本想轰轰烈烈的书写人生,但和父亲悲剧的命运一样,现实生活亦将她的梦想彻底粉碎与瓦解,和许多人一样,她进厂成为一名普通的工人。“吴清华”的梦想,伴随着时光车辙的无声碾过,以及现实生活的冰冷如铁,与她渐行渐远。

陆焉识为了挽回妻子失去的记忆,煞费苦心,特意选择五号那天再次走出站台,而面前的妻子却依然用凄迷而又期盼的眼神望着已经大门合上的高高月台下的台阶,期盼走出那个她记忆中依然青春俊逸的陆焉识——她的记忆已经永远停留在了20年前属于她的他。而20年炼狱般的时光,除了造成亲人的生离死别,亲情的疏离(丹丹与父亲的隔阂),刻在陆焉识脸上的,只有无尽的沧桑……

陆焉识,作为一个被称为“臭老九”的时代知识分子的缩影,他的才华通过咨询医生关于妻子病情的一句法语,做了一个巧妙的注解,但也加剧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们的集体性悲哀。电影没有对他劳改的场景有丝毫再现,而是巧妙的通过一箱书信,将他所生活的环境给了一个全视角的铺展。而渐渐明白事理的女儿向父亲悔过,说是自己告密的结果时,陆焉识只是很淡然的说早知道了,将女儿心里的包袱不留痕迹的卸下,也将作为一个父亲的隐忍与宽厚形象,于不经意中书写了什么叫大写的爱。

久违的《渔光曲》再次从小屋里传出,略带生疏的手指,从那架漆面已经剥落的钢琴上掠过,也唤醒了婉瑜深埋的记忆。窗棂透过的斜阳里,片刻的相拥,付出的却是人生中最宝贵的二十年的等待,如此的漫长岁月风沙,不仅吹皱了两人曾经青春的面庞,也带走了属于幸福词典里所有可以查询到的有关幸福定义的词汇。相看泪眼,无语凝噎。而哪怕这些,也是短暂的,毕竟那个青春年少的陆焉识已经一去不复返,肩头落满霜尘的丈夫,是婉瑜世界里的邻居、读信人、钢琴修理师,唯独,他不是陆焉识……

寒来暑往,秋去冬来,日子几乎可以触碰到了边际的陆焉识,除了陪着婉瑜,带着“陆焉识”三字的牌子,到火车站去做重复的等待动作外,他的生活里,已经找不到第二条可以行进的轨迹。他的背后,巨大的广告牌上写着“扩大开放 促进发展”八个大字,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并看似即将取代与掩盖了过去的一切。无数的面庞与脚步从他们面前一晃而过,没有人会对人潮里面不起眼的二人哪怕有半点的关注和停留。镜头渐渐消隐,两人的身影如尘埃般最终遁匿在观众的视野里,仿佛从来都没有存在过。

曲终人散,留下一纸苍白和叹息。爱情、家庭、人性、时代,没有谁能脱离互为矗立的栅栏,在特定的那个环境下,注定了一场悲剧发生的必然性。但哪怕残缺,陆焉识和冯婉瑜所代表的那个时代拥有的最为传统也最为朴实的生活观和爱情观的灵魂,依然高贵。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