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精选】《为奴十二年》的日子
《为奴十二年》是2014年86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在好莱坞的体制下,同样需要大明星护航,不仅是为了影片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发行上的保证。最终《为奴十二年》获取了一亿三千多万美元的票房。
2014年86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颁给了英国黑人导演史蒂夫•麦克奎(Steve McQueen1969.10-),这也是奥斯卡在漫长的岁月里,第一次由黑人导演获取了最佳影片。这位黑人导演并不比其他的黑人有太多的幸运,在念中学的时候,他是被安排在毕业后“适合于体力劳动,或许水管工和建筑工人,这一类活计”的班级里,以至于后来的新校长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教育体制里存在着种族歧视。麦克奎自己补充说道,他确实有阅读的困难,由于弱视,不得不戴一种特殊的眼镜,这可能也是其中一个原因,入校后立刻就被置于一个低级班里。
麦克奎在英国的Gold smiths大学毕业,然后去了久仰大名的纽约Tisch艺术学院里的电影学院,那里毕业了著名的黑人导演斯派克•李,还有其他著名导演,像马丁•斯库塞西、伍迪艾伦、奥利弗•斯通、李安等,就连中国的大导演孙瑜,他最早就是在Tisch刚成立的电影学院里学的摄影专业,那是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学校还没有能力开设导演系,孙瑜导演也是最早把美国的电影工业制作方式带回中国的;但是麦克奎只在那里呆了很短一个时 期,重新回到伦敦。他并不感激NYU,他是受欧洲文化教育长大的,他觉得NYU的电影教育还是太传统,甚至过于沉闷,没有多少实践和创新精神,用他的话说:“他们不会让你把摄影机扔向空气里。”
所以在他的影片《耻辱》(Shame2011)里面,那种叛逆的性场面,具有对传统道德的挑战,他的镜头赤裸裸地展现人性中的丑陋;快节奏的剪切,几乎带有视觉的刺激性,是对传统的彻底反叛。可是接着《耻辱》之后,他却拍摄了《为奴十二年》,这是从题材到手法处理上截然不同的影片。他的电影语言变得中规中矩,工整,以至于表现的是麦克奎在大学里反对的“过于传统,甚至是沉闷”的风格,连一点实践和创新的精神都没有;但是导演对人物的刻画,对黑奴问题的思考,以及他最终的价值诉求都进入了银幕,画面上的历史将主人公所罗门的遭遇,将观众从书本拖入了残酷的现实,于是我们对黑人在美国历史上的命运有了更深切的理解。
影片是根据所罗门(Solomon Northup)自传改编的,故事表现了他“为奴十二年”的悲惨经历,他原本是一个自由人,生活在纽约,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