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马原 六十岁有一点像世纪末

“写不出来的时候海明威用猎枪把自己脑袋轰掉了。写不出来的时候茨威格开煤气。写不出来的三毛用袜子套在脖子上把自己勒死了,我跟他们的状况一模一样,写不出来,就是写不出来。你不知道为什么写不出来,就像现在我不知道我为什么写得出来。”

“写不出来的时候海明威用猎枪把自己脑袋轰掉了。写不出来的时候茨威格开煤气。写不出来的三毛用袜子套在脖子上把自己勒死了,我跟他们的状况一模一样,写不出来,就是写不出来。你不知道为什么写不出来,就像现在我不知道我为什么写得出来。”

 

马原回来了,那个叫嚣“小说已死”的马原回来了。

这是近两年大部分国内报纸和杂志关于马原重回文学界的导语。

马原 著名先锋作家,中国当代“先锋派”小说代表作家之一,开创了中国小说界“以形式为内容”的风气。代表作有《冈底斯的诱惑》、《虚构》、《游神》、《上下都很平坦》、《牛鬼蛇神》等。

 

文学界之外的马原,在南糯山种地的马原,在当幼童父亲的马原,以及肺癌病人马原,均不是这些文章的重点。这些文章的重点,是二十年前那个说“小说已死”的马原和二十年后带着自己的长篇小说凯旋的马原之间的矛盾性。

相对于回来了,本刊更倾向于称呼其“回归了”。马原回归了山林,回归了小说界,又即将回归到人类本初的叙述—给儿子马格写童话。这是一个多面向的马原,而非仅仅讲述那个跟文学挂钩的马原。

成了“马渊明”

“学陶渊明很容易的。”马原说。在南糯山住了N年的他不复当年的白皙,皮肤变黑了,身体变瘦了,精神头反而变好了—从外表来看,谁都不会相信他是肺癌病人。

马原说,古往今来的文人都以陶渊明为楷模,但能做到的寥寥无几。“中国历史上没有两百个陶渊明,没有二十万个陶渊明,甚至没有第二个陶渊明。”

独马原成了“马渊明”。

他本来打算试一试的山居之行,现在已经“试”了五年有余。带着太太李小花,小儿子马格,在西双版纳盛产普洱茶的南糯山安了家。夏天 ,在中国大部分城市都被“烧烤”的时候,每天保持在舒舒服服的二十多度里,“我老婆一直喊冷,老说下山暖和暖和去”。

马渊明家安在了半山腰冷清的乡村小学里,不是上山就是下山,“没有一条不上不下的路给你”。两条腿杆子一伸出来,上面满布着重重划痕。那是每天穿着短裤在草丛里穿行的痕迹。以前的衣服穿在现在的马原身上晃晃荡荡的,裤子也因为身体的消瘦显得极为肥大,像是当爸爸的拿了儿子马大湾的衣服偷穿。“我过去190斤,现在160斤,我已经回到了17岁的体重,又到了一生最瘦的时候。”

马渊明的一天,是从一双解放军胶鞋开始的。他穿着这双“最便宜,最耐穿”的解放鞋,早上下山拿信件,下午跨进田垅劳作。最近,这双鞋的主人考虑着要把自己过去的“爱驹”宝马轿跑325换成一辆皮卡。“皮卡比SUV实际多了,我要在那生活,我总是把山下的生活必需品运到山上来,跑车上了山就是块废铁。”马原一边说,一边向记者描述他要买的水管,PVC材质,25块钱,三米长。描述完了,马原想了想又说:“你的生活彻底地从都市变成了乡下,这可不是闹着玩。”

马渊明已经开始享受他的“归山原居”了。“我想可能一直都有一点跟时尚反着走的意思。原来没这么多想过,但是今年60岁了。60岁的时候有一点像世纪末,一般一个人正常寿数都能赶上世纪末。发现世纪末的时候大家愿意清点,看看这一个世纪里面哪些事情有意思,60岁也像一个人的世纪末一样。活了一甲子之后,稍微给一甲子做一个归纳,发现总是在做和人家背道而驰的事情。”

写不出来的时候“变成开发商了”

二十年前马原提出“小说已死”,有人说他“叫嚣”。也许是“小说已死”太有想象和解释的空间,大多数人都误会马原这一最著名观点的意思。就像当年萨特的“他人即地狱”也多被后人附会曲解一般。

“我说的小说已死, 是因为媒介的变化。”马原指着桌上的几台手机,“你们现在一多半的阅读肯定是靠这个和电脑屏幕完成的。”

他不喜欢被冠以“作家”的名号,认为现在“是个写字儿的都叫作家”。归来后的马原,更喜欢被称作概念外延更小一些的“小说家”。叙事,这种早在文字出现前就被人类所需要的命根子,在小说已死的“后小说时代”,依旧是让人放不下的命根子。这种依赖,不以时间推移来计算。

马原说自己从来没有离开过小说界,是写不出来“被离开”的。“写不出来的时候海明威用猎枪把自己脑袋轰掉了。写不出来的时候茨威格开煤气。写不出来的三毛用袜子套在脖子上把自己勒死了,我跟他们的状况一模一样,写不出来,就是写不出来。你不知道为什么写不出来,就像现在我不知道我为什么写得出来。”

写不出来小说的马原被迫离开了安身立命的行当。所有的兴奋点、所有技能随着小说从马原生活的抽离一并弱化了。“还不到40岁,我怎么可以就此什么都不做?”

离开的这二十年,马原写过三个剧本,一个叫《爱的拒绝》,一个叫《谁能够喜怒哀乐自由》,一个叫《都有一颗红色的心》,“写剧本这是跟我原来行当很近的东西。”拍过一部纪录片《中国作家梦:马原和110位作家的对话》,带着算上自己总共两人的摄制组,两年走过两万多公里,采访了120余位文学家,两年光景剪辑成24集电视片,“被中央电视台拒绝了,在地方台播又收不回成本”,最终只好压了箱底。

离开的二十年里,当年身无片瓦的马原还曾经涉足房地产业,在房地产公司做过顾问。他周末走遍各大楼盘看楼消遣,或者说,马原式的“对土地的热爱”,反倒让他看出这中间的门道来。朋友大龙因此强拉他进入自己的公司。“说实话不好拒绝,看在那么实在的薪水的面子上也不好拒绝。”马原笑着回忆那时拿人手短的过程,这之后,看在薪水和朋友面子上劳心劳力,从企划、拿地、概规、建筑设计一直到景观设计,一条龙包圆了。“一群专家们在我的领导下组成一个团队,我就变成开发商了。”

回归后的马原依旧延续他口述的写作惯例,助手打字,词汇串成句子,句子串成段落,段落串成小说。二十年前只一部长篇,二十年后的回归,串出来三部。

“只知马云,不知马原”

生于1953的马原,当过农民、做过钳工、写过报道也编过版。60岁退休的地方,是站了13年的三尺讲台。

“我在退休之前当了13年教师,我有这么三大本全本的讲稿集,我觉得没枉做一回马老师。”马老师拍了拍桌上的三册新书,花城出版社给马原出版的三卷本讲义,《细读经典》、《小说密码》、《电影密码》,“我关于叙事文学的前世今生都在这里面了。”马原用在南糯山磨出茧子的大手疼惜地摸了摸这套“凭着口碑走江湖”的丛书书皮,又添了一句:“套用葛优在《天下无贼》里的一句台词,我这套当年花去五六天备一堂90分钟课程的讲义,‘技术含量蛮高的!’”

马老师对自己满意,对学生不满意。尤其对课堂上的本科生不满意。“要是满意我就是病了也会继续讲。”

台上的马老师讲着自己多年来对文学的心得感触,台下的同济学生“玩手机、听音乐、看电脑”,整个班上听得最认真的反倒是那些慕名前来旁听的老读者。于是……

马老师生气了,后果很严重。“我不能要求你们一定听我的课,但是你们不爱听我就不讲了。我不跟你们玩了。”

“坏就坏在我们这个时代一切背后都是一个钱字。”马原回忆起本刊当年在建川博物馆的一次活动上,最边缘化的,反倒是他和陈丹青这些文艺界人士。“商界大佬的话语权比我们这些所谓公众人群话语权要大得多。”面对学生们现在只知道马云,不知道马原,把马云们当做精神教父的既成事实,马老师显得无力,“这时候你讲课有什么意思,你发现你尽心竭力的事情还不如他们饭后茶余,冯仑的书一定比我的书卖得多得多。”

教不了别人的儿子,马原只好在小儿子马格的身上下功夫。他打算像郑渊洁一样,给小马格开个家塾,让教育回归最本真的自然。“我们山上还有其他朋友,有画家可以教画画,我可以教语文。有中科院的朋友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在植物园里可以学植物,也可以学学昆虫。”

他心心念念给马格写童话,把对大儿子疏于交流的内疚都在小儿子身上找补回来。“我希望马格以后是读着老爸的童话长大的。不是别人的童话,也不是喜羊羊。”

他读了三十多遍《小王子》,十多遍《骑鹅旅行记》,近一年内,还将《霍比特人》反复读了三四遍。“我要造一片园林,我把这片园林自己起一个名叫‘湾格花原’,我要写一系列的童话。里面可能会有蜘蛛,有精灵。”“湾格花原”实际是马原一家人的缩写—大儿子马大“湾”、小儿子马“格”、太太李小“花”以及马“原”自己。

他在山上见得最多的动物是蜘蛛,最感兴趣的动物也是蜘蛛。“生物扎堆,人也扎堆,蜘蛛本身不扎堆,在生物不扎堆的地方也能活。”马原说,“蜘蛛是所有昆虫里最耐得住寂寞的。”看了看一旁玩耍的马格,又说:“如果他要学昆虫,我希望他能学蜘蛛。”

[对话马原]

希望为90后读者写作

记者:能否再解释一下你那句著名的“小说已死”?

马原:我说的“小说已死”, 是因为媒介的变化。小说这个东西之所以能在200年里成为人类最主要的精神食粮,它最主要的原因是有赖于两项技术,一个是造纸的工业化,就是规模化,一个是现代印刷术,这两件事让纸媒成为200年里面人类最主要的媒质。与纸媒配套的,纸媒仅仅是载体,它承载着现代印刷技术,才有可能让小说大范围传播,那么我们知道19世纪小说是黄金世纪。20世纪的30年代、80年代是小说的黄金年代,一个是上半叶,一个是下半叶,这两个黄金年代事实上是在昭示着一个不争的结果,作为纸媒的小说该退出它的历史舞台了,这是小说退出自己的历史舞台。

记者:最近余华也出了新书《第七天》,和你最近的作品一样,都是形而下的。

马原:大家觉得我们商量好了,最近很多媒体问先锋小说家,你们为什么一块转型?我说还没通电话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但是我说不是先锋小说重叠了,形而下的故事一定有趣,与形而下相适应的方式、方法论,现在故事既然是形而下的可能就是现行的故事,不是有交叉时空的故事,这个很自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会回到形而上,也许两部就打住了,就回到形而上。

我不知道我的童话怎么样,说老实话我曾经认真地要读读罗琳,我想读《哈利·波特》,但是不太得要领。我实际上特别喜欢童话,我一辈子都是受童话的滋养。童话少说写三本,可能不止,我要写上瘾了,也许我会给马格写十本也说不定。

记者:你二十年前的小说吸引了很大一批年轻的读者,最近又重回文坛,你接触到了新的年轻的读者,对这些年轻的读者怎么看,比如说90后。

马原:我不知道有没有90后的读者读我的小说,因为我没有机缘和他们见面。

如果有,我真的是愿意听听他们对我的小说怎么看。我知道已经到了一个不适合阅读经典小说的时代,没有理由要求今天的读者去读十九世纪的小说,读二十世纪的小说,因为说到底,我,马原这个名字背后还是标示着一个二十世纪小说家,这个他的写作,不是二十一世纪的。那么我新的小说是二十世纪传统的一个抱残守缺,我当然也希望能够从抱残守缺当中迈出新的步子,我当然希望,但是我不知道我有没有机缘,能不能成功。虽然我这两本书还不算太差,就是说市场反馈各方面还不算太差,虽然有些批评,但是毕竟还有人读它。那么是不是有你刚才说到的90后的人读它,这个我挺关心。我也希望我会成为为90后读者写作的作者。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