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之辩】国资改革绕不开顶层设计访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李曙光

有的问题没想明白,想让地方去试,完了作为样板推广。实际上没法做样板,因为主要的资源类企业都在中央。没有顶层设计,一到操作中,改革就又回到了源问题,即国资管理体系如何改革、国资委如何改革,这个问题绕不开。

责任编辑:王小乔 助理编辑 温翠玲

2014年3月15日,中国石油冀东油田油气勘探开发施工现场。资源类央企如何“混”,众所瞩目。 (CFP/图)

编者按:2014年8月18日,广东省国资改革路线图出炉。至此,已有超过20个省市陆续公布了地方国有企业的改革方案,混合所有制,则是几乎所有地方版方案中共同的关键词。

本轮国资改革到底有哪些突破?混合所有制应该是什么?地方试点如何与顶层设计互相借力?就这些问题,南方周末专门采访了常年研究国企改革的多位人士,并欢迎各界来稿,本报将择要刊出相关争鸣。

“混合所有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谁来主导。

到底是国退民进还是国进民退,还是国进民进,国大进民小进,还是国小进民大进,想清楚了吗?

有的问题没想明白,想让地方去试,完了作为样板推广。实际上没法做样板,因为主要的资源类企业都在中央。

没有顶层设计,一到操作中,改革就又回到了源问题,即国资管理体系如何改革、国资委如何改革,这个问题绕不开。

模糊的突破

南方周末: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提出了国资改革的方向,包括管资本、混合所有制和分类管理,到现在各省市开始陆续推出地方版的国资改革方案,国资委也发布了自己的改革方案,你认为其中有哪些突破和问题?

李曙光:三中全会决议对国资改革并没有系统的方案,没有顶层设计,只是含混地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