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忆沩:逃跑者黑塞

也许是《荒原狼》协助他走出了这次婚姻的“荒原”?那部完成于这次婚姻结束前一年的重要作品,出版于这次婚姻结束的同一年。

■西书拾零


      

               
    黑塞来自一个宗教气息浓厚的家庭。他的外公曾经在印度传教24年。他母亲早逝的前夫和他自己的父亲都曾经在印度传教。他的外公和父母都酷爱写作。他的母亲是4本畅销书的作者,而他的父亲出版过15本书。这个家庭的一个癖好,是敬惜任何一张字纸。正是这种癖好,使黑塞早年生活的痕迹能够以难以置信的详细程度保存下来。《一个时代的灵魂》选辑了三百多封黑塞的书信。编者为这部书信集所写的前言,以生活为主线,同时展开了与黑塞自认为密不可分的创作和经历。
    黑塞很早就给他的家庭带来了压力。4岁的时候,他“暴烈的脾气”已经在母亲的日记里留下了痕迹。他的父母对他忧心忡忡。他的外公需要写信提醒他们,对这个孩子应该有“极大的耐心”。7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已经在考虑将他送往严厉的教会学校。12岁的时候,他在学校的管制中开始了独立生活。他用不长的时间通过了很少孩子能够通过的拉丁文考试。这意味着他能够进入下一阶段面向远大前程的教学体制中去学习。那个体制造就过荷尔德林和黑格尔这样一些响亮的人物。
    但是,他新的学习以“逃跑”结束。这是他一生中不断的逃跑的开始。绝望的父母将他从一个学校转到另一个学校,却不见任何转机。他的精神状况越来越糟。他开始有了自杀的想法和尝试。也许是这最彻底的“逃跑”,使他身心俱疲的父母最后“接受”了他的另一次逃跑:他在16岁的时候结束了自己的正规教育,也就是结束了他的家庭“高学历”的血脉,结束了他的父母对他继承神圣的家业的指望。“成为作家”,是黑塞对生活惟一的指望。
    他开始打工并且写作。10年之后,他开始获得文学上的成功。在最初的成功到来之际,他遇见了自己的第一任妻子。这位职业的摄影家是人才辈出又病人成堆的数学世家伯努利家族中的一员。他又一次逃跑:他逃离了弱肉强食的文明世界,与比他大9岁的妻子在一座与世隔绝的荒村里生活了8年。他在那里扩充自己的家室,同时建造自己文学的摩天大楼。
    然而,对“祖国”的绝望又使他想逃离欧洲。他在斯里兰卡和新加坡一带徘徊了一段时间,并没有看到新的希望。他在1911年底写给朋友的信中证实,只有当地的中国人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回到欧洲之后,他又一次逃跑。他逃离了他的“祖国”,在瑞士定居下来。用这种方式,他也逃离了他终生厌恶的“爱国主义”,以及被这种极端情绪打扮得理直气壮的世界大战。
    他还有许多的逃跑。比如他逃过了第一任妻子失控的心理。他又逃过了开始得很勉强又维持得很吃力的第二次婚姻。也许是《荒原狼》协助他走出了这次婚姻的“荒原”?那部完成于这次婚姻结束前一年的重要作品,出版于这次婚姻结束的同一年。就在这一年,他遇见了那个从她的少年时代起就一直与他通信的“聪明的女人”。他逃进了她精致的“花园”。他在那里很快收获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成果。生来就极为不安的灵魂在它所代表的极为不安的时代的一个角落里渐渐安静下来。与这位比他小18岁的艺术史学家的婚姻,陪伴着黑塞度过了他生命中最后的31年。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