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为什么出了《于无声处》,我知道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虚构了主人公夏建国和田源为了排演话剧《惊雷》,到上海看话剧《于无声处》,并在后台见到了编剧宗福先。本报邀请宗福先回顾话剧《于无声处》当年真实的创作和走红过程,给历史作个注脚。至于电视剧中让《于无声处》变《惊雷》,是否妥当,读者诸君可见仁见智。

责任编辑:朱又可

1978年11月16日,话剧《于无声处》在北京首演,瘦高个子的天安门英雄韩志雄(右三)来到排练现场,举起手里的当天人民日报大声说:天安门事件平反了!在场的剧组人全都跳了起来。与韩志雄握手者为编剧宗福先。 (作者提供/图)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虚构了主人公夏建国和田源为了排演话剧《惊雷》,到上海看话剧《于无声处》,并在后台见到了编剧宗福先。本报邀请宗福先回顾话剧《于无声处》当年真实的创作和走红过程,给历史作个注脚。至于电视剧中让《于无声处》变《惊雷》,是否妥当,读者诸君可见仁见智。

坐在过山车上的《于无声处》

其实,36年前的那一声“惊雷”,第一个被吓到的,是我自己。因为仅仅二十天,我就从一个最最底层的小工人,飞升到了被伙伴们调侃成“跟西哈努克齐名的中国电视新闻明星”。最要命的是我一直没弄明白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坐过山车,总得有副安全带吧?总得让你手里抓住点什么东西吧?裸转,那是什么滋味?

一切变化都从1978年10月28日开始。那时,我们上海工人文化宫业余话剧队的四幕话剧《于无声处》已经演了一个多月了,在文艺界和观众中口碑不错,门庭若市,一票难求。来看戏的有黄佐临、吴仞之、朱端钧、袁雪芬、吴强、茹志鹃、邵滨孙、筱文艳……戏受到观众喜爱和老师们褒奖,这让我有一种简单而饱满的幸福感。

10月28日,不对了。《文汇报》开始连载三天发表剧本,这倒是两天前报社领导告诉过我的。但是头版出现大标题:“《于无声处》响起时代最强音”,回头一看,《解放日报》头版也是一条大标题:“《于无声处》轰动上海文艺界”。我心里真是“咯噔”一下。

另外,我们的戏今天突然从简陋的小剧场换到上海友谊电影院演出。快开演我才知道,是市委书记王一平、韩哲一陪同胡乔木同志前来看戏。演完了他握着我的手说:这个剧本写得很好。

11月初,文化部副部长刘复之特地从北京赶来上海看戏,上台接见我们第一句话就说:怎么样,到北京来演吧?文化部邀请你们进京公演!台上一片欢腾!

11月3日、4日、5日新华社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纷纷发表了关于《于无声处》演出的消息。

11月7日,中央电视台破天荒地第一次要求上海电视台向全国实况转播我们的演出。演出就在上海电视台的演播厅,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彭冲现场观看了演出并接见了我们。

在演出前,我和导演苏乐慈被通知要端坐在指定位置,说实况转播话剧以前,将首先向全国电视观众播出我们两个人的形象。电视台导演说,这是中央电视台特别要求的。

聚光灯亮了,对准了我……那个年代,没有录像机、没有回看,影像资料也早已遗失,我永远没有机会看看当时这位“作者”的嘴脸了。但是,我知道当时的自己,脑子里一片空白。

那天夜里,下来以后我对已经成为朋友的周玉明说:我害怕,我怕《于无声处》成为样板戏,历史的经验证明,样板戏绝无好下场;我怕自己成为暴发户,历史的经验证明,暴发户绝无好下场。周玉明写了内参,有领导表扬我冷静,其实我是冷静不下来,完全看不清是怎么回事。

也是在那些天里,全国天南地北来了二十多个省市的不计其数的艺术团体观摩演出,还来了许多位著名的作家艺术家看演出,如李准、田华、徐晓钟、夏淳……常香玉老师给我写信,要我答应她把《于无声处》改成豫剧,我受宠若惊,赶忙答应。

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也来到上海,跟着我们拍纪录片。据说,因为用的是胶片,现在《于无声处》舞台演出的影像资料只有他们有了,论分钟卖,很贵。2008年他们一位编导要我配合他们做节目,我要求复制一点资料自己保存,保证不提供给任何单位使用,这位编导同意了。但是最后还是说:领导讲,你要,也得花钱买。我哪儿买得起啊。

11月13日,我们剧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