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长时间】重大项目不能搞“街头决策”——对话上海环保局长张全

既不能遮遮掩掩地上,也不能“一闹一吵”就下。在各方面还没有形成共识前,暂时等一等也没什么关系。如果大方向是对的,那还是要坚持做工作,争取各方支持。

责任编辑:何海宁 实习生 李雅娟 杨国要

张全 (何籽/图)

上海正着手在黄浦江上游再建一个封闭型水源地,可服务上海约30%人口。

项目既不能遮遮掩掩地上,也不能“一闹一吵”就下。

我们要加快推动“谁污染、谁治理”向“谁污染、谁付费、第三方治理”转变。

“作为一个老环保人,我知道如果现在不努力,可能就会留下遗憾,特别是在上海这个大都市。”

说这话时,50岁的张全已在环保领域工作了三十余年。这名1980年代的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大学生,毕业之后几乎没有离开过上海的环保系统,而自2007年9月担任上海市环保局局长至今,也有7年时光了。

三十余年,他感到中国环保最大的变化是“工作做实了”。“早先,环保部门最重要的工作是宣传,后来是审批,现在是从严治理和监管。”他说,“上海从2000年就开始滚动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至今五轮1100余个重大项目,还了一部分历史欠账。”

“以前真的很难。环保部门以前比较被动,现在更加主动。尽管还是会有分歧,但这也是正常的。”张全说。

新水源可供上海30%人口

南方周末:上海是一座特大型城市,水源问题如何保障?

张全:首先是量的保障。上海目前近3000万常住和流动人口的饮水,全靠四大集中式水源地:青草沙、陈行、崇明东风西沙和黄浦江上游水源地供应。目前,除黄浦江水源地为开放式的以外,其余3个均为封闭型。

再有就是水质安全的保障。上海水源地的风险有两大类:一类是突发性的船舶运输、工农业污染等事故风险。其中,黄浦江水源地由于目前仍为开放式,水运繁忙,更容易受到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影响。第二类是常态性水质污染,上海地处长江和太湖流域的最下游,河网密布,流域内各类环境污染都会对水源地水质产生影响。

为此,我们要建封闭式水源,配套非常灵敏的监测网络,把水务、海事、环保的信息网放在一起,做成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可以知道河上走的是什么船、装什么东西,对危险品更要非常清楚,还有GPS定位。另外,还要有信息通报机制,上游出了什么事要赶快通报给我们,我们加强跟踪监测,及时回避风险。

南方周末:上海正在规划和建设新的水源地吗?

张全:是的。正着手在黄浦江上游再建一个封闭型的水源地,利用现有的湖荡建成一个封闭式的生态型水库,从水质较优的太浦河取水。水源湖建成供水后,可服务上海约30%的人口。目前,水源湖工程处于前期阶段,计划2014年底前开工。

南方周末:能确保万无一失吗?

张全:安全保障程度可大大提高。有了封闭型水源地,万一有突发事件,我们也可保证水源的安全。比如,青草沙水库最大有效库容达5亿立方米,即使每天供水950万立方米(注:2012年全市最高日供水量966万立方米),也能用68天。我们当然不希望发生这种情况,但是要有底线思维。

重大项目不能“一闹一吵”就下

南方周末:近年来,各地发生多次邻避运动,如上海国轩电池项目,你如何看待这样的环境群体性事件?

张全:老百姓从不关心、不知道,到要关心、想知道、能表达,这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进步。说明老百姓对环境更加关注了,愿意献计献策,当然也有一定的诉求。关键是要把理由,把好处、坏处说清楚,取得各方共识。既不能遮遮掩掩地上,也不能“一闹一吵”就下。

在各方面还没有形成共识前,暂时等一等也没什么关系。如果大方向是对的,那还是要坚持做工作,争取各方支持。比如建垃圾焚烧厂,有些地方停了好几年,但是现在对它的科学性和必要性认识越来越一致,民众反应也没有那么强烈了,一批焚烧厂已在陆续上马。

南方周末:上海是怎么处理的?

张全:关键是政府要工作到位,做到公开透明、积极回应、科学论证、依法审批。上海就坚持了这么几条。特别是科学上的问题,如果老百姓不明白,政府有责任进行解释,也可以让第三方科学家来解释。投资方也要依法依规地实施项目。

治污力推第三方治理

南方周末:讲到第三方服务,最近不少媒体报道上海“谁污染,谁付费”模式初见成效。

张全: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这是上海明确的环境治理机制改革方向。我们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推动“谁污染,谁治理”向“谁污染,谁付费,第三方治理”转变。前些年,上海在点上有一些尝试。

南方周末:“谁污染,谁治理”存在什么问题?

张全:长期以来,污染治理基本是排污单位自建自治。一些企业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环境治理设施建而不用、时用时停等问题比较突出,自行治理成本高、技术更新慢等问题也逐步凸显。

推行第三方治理主要有四方面的好处:一是对污染治理有利。第三方治理企业本身具有规模、专业、技术上的优势。同时,“排污企业付费、第三方治理”,双方要共担责任,也会形成相互监督制约。二是对环境监管有利。排污企业多而分散,通过第三方治理就可以实现“抓一家管百家”的效果。三是对产业发展有利。污染治好了,产业发展转型就有了保障,同时环保产业发展了,又是新的增长点。四是对技术进步有利。同时,推行第三方治理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突破口,要学会按市场规律办事,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快管理转型。

南方周末:在这种模式中,与现有治理机制相比,环保部门的角色有什么变化?

张全:在第三方治理模式下,环保部门要主动适应治理机制的转变,按照市场经济方式和规律,转变职能。最大的转变是从“管企业”到“管市场”,从“管排污”到“管治理”。最近,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就把环保部门放在了市场管理主体的位置上。“管市场”,关键是要公平公正,按照法律法规“一把尺子”来办,同时还要坚持“市场事市场办”。

环评审批权下放是好事

南方周末:对于国家将部分环评审批权下放到地方,你怎么看待这个动向?

张全:这要从两个角度看。一方面,审批权下放是好事。关键要“接得住、管得好”才行,这对我们地方环保部门也是一种压力和挑战。另一方面,下放还只是改革的一步,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转变管理方式,由审批制转向“负面清单”,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这些年,上海做了一些环评审批改革探索,试点推行了市场主体投资项目管理属地化、社会服务类经营行为环保管理基层化,进一步加强区一级、乡镇一级和开发区的环保管理。借鉴自贸试验区经验,结合工商部门“先照后证”的试点,推行并联审批、告知承诺等方式,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同时进一步加强了事中事后的监管。

南方周末:上海是如何解决环评造假问题的?

答:环评质量管理确实需要加强。环评单位是坚持第三方机构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水准,客观公正地评估,还是拿了建设单位的钱,充当“辩护律师”,对社会影响非常大。对这类机构除了要严格准入、加强管理外,还要强化专业评估和公众监督。

近年来,上海实施了政府委托专业机构评估环评报告、加强环评报告书全程全文公开的做法,强化各自的法律责任,形成投资方、建设方与环评机构之间的制约监督机制。

要在源头上治污 结构规模上减污

南方周末:你是老环保人,上海的环保发展经历了什么过程?

张全:上海环保可以分为高速发展期和转型期。在高速发展期,以末端治理为主,我们努力“少欠新账,加快清老账”,建设了一大批污水处理厂、脱硫脱硝等治理装置。现在已经进入了转型期,就要在源头上治污,在结构和规模上减污。

上海在历史上是个工业城市。虽然现在工业占GDP已不足四成,但是总量还很大,钢铁、石化、化工等占到工业产值近七成,煤炭用量也很大。我们要从源头的产业结构调整抓环保,加快产业调整、淘汰和升级。

南方周末:产业结构调整,环保局能够主导决策吗?

张全:有很大的作用。我们通过执法监管,用环保要求来倒逼产业的转型发展。我们也积极参与决策。比如,产业部门的结构调整目录文件都反复听取我们的意见;又如环评,从针对单个项目进行评价,到现在的区域性、规划性评价,更宏观地考评环保的结构、布局问题。

南方周末:环保局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或意见,政府会采纳吗?

张全:上海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环保是重要的。环保做得好,是与经济相辅相成的。事实已证明,许多产业领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恰恰就是要解决环保问题。比如汽车行业,现在环保方向是发展电动车。解决了这个问题,核心竞争力就提高了,不要老是把环保和产品竞争力看成是对立的。我们的建议只要是必要、科学的,政府都会采纳。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