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究竟应不应该是“查理”?

“法国是(欧洲)言论自由的先驱”,却没有人意识到“言论自由”这一问题已经跨越了不同文化圈的界限,由此可能产生悲剧性的碰撞。

责任编辑:曹辛 助理编辑 刘雨桦

“法国是(欧洲)言论自由的先驱”,却没有人意识到“言论自由”这一问题已经跨越了不同文化圈的界限,由此可能产生悲剧性的碰撞。

由于2015年1月8日法国巴黎《查理周刊》血案以及随之而来的警方追捕和人质事件,1月11日,四十余国家和地区的政要在巴黎共同参加了声援《查理周刊》、反对恐怖主义暴行的集会,全法国有数百万人参加了这个集会。而在此前一天,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专栏文章,标题是《我不是查理》。这篇文章认为,《查理周刊》“用幽默的方式刻意冒犯他人”。

对于《查理周刊》的批评已经不是第一次;而且它的前身就是一份名叫Hara-kiri的讽刺月刊,因为将戴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