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需要才怀念”?

“只因需要才怀念”?

  20071213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70周年祭日。

  “80后学生只因需要才怀念  70年时光让伤痛淡漠”——一则报道的标题映入眼帘,撩拨起双重的伤痛。报道称一位学摄影艺术的大学生,这次来南京大屠杀新馆拍摄雕塑是出于课程需要,同时进行悼念。当被问到“如果不是作业需要,你还会不会来”时,这位同学笑了笑说,恐怕不会吧,毕竟那段历史已经过去了70年,对于没有过那种经历的人来说,想感同身受是很难的。(1212日中国江苏网) 

  “只因需要才怀念”的表述的确刺激了我的神经——或许,我们无须回避正在生长的冷漠,如若追问,“只因需要才怀念”的又岂止这名“80后”一人?虽然,那是一段最刻骨最铭心的痛史,是积贫积弱的中国近代史最屈辱最血腥的缩影,也是人类历史上黑暗的一页,然而,我们有多少人记得这段历史、了解这段历史,又有多少人能像华裔女作家张纯如那样,深怀责任与良知去面对那段历史呢?

师碧澄(西安)

 

My God! 人民币先生

  将央行行长周小川冠以“人民币先生”,让人感到扬眉吐气。

  人民币终于坚挺了,它的汇率甚至可以牵动全球经济走向,牵动国际金融家们的神经,也因为坚挺,人民币成了2007年中国经济第一大关键词,“人民币先生”更显得气度不凡。

  处于当下中国金融体制现实之下的央行行长,未必真的具有美国联储局前任主席格林斯潘一言九鼎的权威和底气,尽管周小川是中国大型国有银行的拯救者,资本市场与金融市场市场化的同情者,利率与汇率市场化的推动者,以及货币政策的重要决策者,但他的立足点和落脚点依然是执行者。

  他的确很优秀,但我注意到了封面文章的标题:周小川,完成一半任务的人民币先生。

  何以只完成一半,他还能继续完成另一半吗?他的长官还会给他多少宽裕的时间?

杨锦麟(凤凰卫视)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