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的“上海正能量”

最近,上海在进行一场特别的纪念仪式。纪念的主体,是当年从纳粹德国的魔掌下逃至上海避难的一群犹太人。

责任编辑:冯翔 实习生 潘章帅

以童年萨拉为原型的铜像“风雨同舟”伫立在当年犹太人常去的白马咖啡馆门口。 (杨雪/图)

最近,上海在进行一场特别的纪念仪式。纪念的主体,是当年从纳粹德国的魔掌下逃至上海避难的一群犹太人。

今天,犹太人依然在这座城市,并与它共同找到了在这个时代携手并进的方式。

“真是个骗子,哪能做得出噶覅面孔(这么不要脸)的事体!”一位黄发的西方妇女,脸孔却像是亚洲人肤质,操着一口地道的中文普通话,偶尔夹着几句地道的上海方言:

萨拉·伊马斯,这位拥有中国和犹太双重血统的66岁老太太,昂着头,提起气,双手举过肩膀,慷慨激昂地发表了一番与活动主题完全无关的演讲,或者说是控诉。由于情绪激动,她的头发有些乱。面前,有黑发黑眼的中国人,也有金发碧眼的犹太人。

这是2015年9月6日,上海福寿园内“犹太纪念园”的揭幕仪式。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被纳粹德国屠杀的犹太人有约600万。至少有1.8万名犹太人从各个国家远涉重洋来到中国上海避难,直至二战结束。当时的上海,是一个处于权力真空的公共租界,对所有入境者来者不拒。萨拉就是现在还生活在上海的犹太难民后裔之一。

“……如果我死了,我一定葬在这里!”活动正式开始后,她迅速改换演说主题,回到“正能量”的轨道上来。一席话终,她宣布自己要去赶另外一个场子,匆匆离去。送给人们一个飞吻。

萨拉的控诉

围着她的人实在太多了。

挎着布袋的中国老人、举着话筒的记者、认识她的老朋友们蜂拥而来,萨拉不得不换个宽敞的地方。

萨拉在上海是一个名人,是虹口区政协委员。童年时的她,如今就站在为纪念上海难民历史而重建的一座老房子门口——以铜像的形式。一位铜铸的中国女性正在为她举着雨伞。这组铜像,叫做“风雨同舟”。

她会出席在全国各地的各种场合:给官员上课、讲述犹太人的传奇历史、财商讲座、教育沙龙、女性论坛……这些光环的基点,是“犹太难民后裔”的标签。她的父亲是一位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