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越来越反对全球化

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和意大利等这些世界贸易体系中的核心成员,他们国家的人民开始越来越不支持全球贸易,这可能导致中国未来在贸易上遭受严重挫败

 

    现在人们总是倾向对中国做非常乐观的预测。根据高盛的预测,2040年,中国的GDP将赶上美国。而到2050年的时候,将比美国的GDP还要大25%。
    如果把中国比做一辆快速行驶的汽车,人们很自然会问,这么快的速度,它会不会撞车?如果发生事故,那事故原因可能在哪儿?
    我觉得今后几年最有可能出现的一种失败就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遭到严重破坏。原因之一是,在世界上总体而言,人们对贸易改善人们福祉所作出的贡献感到很失望。
    Pew 研究中心(The Pew Research Center)在2003年和2007年分别对38个国家进行了调查,询问“你对贸易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是否认同”。结果显示,这38个国家中有27个国家对贸易的支持度是下降了。
    而且,那些支持率大幅度下降的国家,包括美国、意大利、法国、英国和德国这些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国,其中美国的支持率从78%下降到59%。也就是说,这些世界贸易体系中的核心成员,他们国家的人民开始越来越不支持贸易。
    如果我们反思一下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世界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也许我们就会意识到,人们对于全球化的这种反对是非常自然的。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过去20年时间里所发生的最大的一件事情,可能就是原来属于中央计划经济的那些国家回到了国际分工体系当中。也就是说占世界一半的人口从原来自己国家的独立的经济体系,开始加入到世界的经济体系之中。1990年,全世界23亿工人中只有10.8亿的人参加了国际贸易。而到了2001年的时候,这个数字翻了一番。
    如果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劳动力翻了一番的话,一个自然的结论是工资一定会下降。工资下降了之后,失业率一定会上升。
    但事实并不支持经济理论所作出的这种预测。就拿美国来说,在这个时间里,美国全职工人的薪水平均而言是稳步上升。统计显示,这几年随着美国贸易逆差越来越大,美国蓝领工人的工资却开始上升,失业率也呈类似走向,正好和人们的预期相反。
    我想非常重要的是,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我们必须认识到全球化并不是惟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趋势。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趋势是技术创新的速度在加快。由于技术创新速度加快,所以现在同样的投入可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也就是说你现在可以付得起更高的工资了,即使有来自国外的竞争仍是如此。
    技术创新使产量上升,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个负面影响,那些使用旧技能的人可能就没有工作了。不过由于整个经济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他们总是能够找到新的工作,而且有时候新工作的工资和原来的一样,甚至更高。所以如果技术创新使人们的工资上升成立的话,那么一个结果就是人们可能会非常经常地换工作。
    经常更换工作,是要付出代价的,比如美国对失业的支持非常糟糕。失业就意味着没有医疗保险,失业救济金也只相当于你之前工资的53%,而这个比例在德国是78%,法国是73%。在美国不仅失业救济相对较少,而且时间也比较短,美国是6个月,而德国是12个月,法国是13个月,西班牙是24个月。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有很多人对全球化感到非常不安。
    然而,只要总的贸易逆差保持不变,只要这种技术创新持续下去的话,中美两国在贸易方面的这种紧张局势就会存在下去。人民币升值,并不能够阻止技术创新的步伐,因而也不能减少美国总的贸易逆差。
    更加重要的是我们要看一下,中美两国应该共同做些什么,而不是说每一个国家单独做些什么。当人们提到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时候,往往忽视了WTO这个体系生存的问题。现在多哈回合的谈判正在趋于失败,为什么?因为谈判的双方,一方是富有的国家,另一方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要求富有的国家降低对农业的补贴,这样,他们国家生产的食品,可以出口到那些富有的国家里去,而这些富有的国家,则要求发展中国家降低制造品的关税。
    巴西官方的贸易政策是什么?是和欧盟单独缔结一个自由贸易协定,和美国单独制定一个自由贸易协定,让中国的产品没办法进入巴西的市场。
    美国一向是WTO最坚定的支持者,现在却对支持自由贸易犹犹豫豫。最支持WTO、在游说WTO方面最有力量的团体,以前是经济学家,因为经济学家相信,自由贸易有益于所有人。但现在,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在内的很多经济学家都开始倡导说,自由贸易对美国并没有好处。
    美国在贸易方面的官方立场一向是支持多边自由贸易,而不支持跟单个国家缔结自由贸易协定,除了跟他最接近的盟友,也就是加拿大、墨西哥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但美国现在开始和韩国缔结了自由贸易协定,这表明,美国对多边自由贸易体系的支持已经削弱。
    这对中国的意义非同寻常,虽然中国极大地受益于世界贸易,但中国在支持WTO的体系过程中却非常被动。在多哈谈判中,中国放弃了发展中国家领导的地位,而让巴西和印度掌握了领导权。我觉得中国应该和美国携手共同推动多哈回合,使多哈回合的谈判获得成功,以此来维护WTO的体系,这对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发展都非常重要。
    (作者为布鲁金斯资深研究员、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经济系教授,电子邮箱wwoo@brookings.edu)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