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规范化培训遭抵制背后待遇差、低报酬、培训沦为形式

为达到全国医生水平均质化目标,国家卫计委苦心出台医生规范化培训制度。但在住院医生规培制度落地三年后,新的专科医生规培却遭遇集体抵制。待遇差、低报酬、培训沦为形式,成为他们吐槽的几大问题。

责任编辑:吕明合 助理编辑 刘文慧 实习生 藏文婷 赵雅 王娅婕

2014年11月15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在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组织规范化培训,规范化培训本为提高基层医生水平而设,而今却因执行陷入争议困境。 (东方IC/图)

为达到全国医生水平均质化目标,国家卫计委苦心出台医生规范化培训制度。但在住院医生规培制度落地三年后,新的专科医生规培却遭遇集体抵制。待遇差、低报酬、培训沦为形式,成为他们吐槽的几大问题。

集体抵制专业培训制度可能是全世界医学生都闻所未闻的事。但在中国,它却正在发生。

2016年1月1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官方微博上发布了《关于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的政策,在原本三年住院医师培训的基础上,增加了2~4年的专科培训。

如同投下一粒细小的石头,但谁也没料到,这条不到120字的微博竟最终在医学界引发了轩然大波。

由于医学生本科需要五年,这也被称为“5+3+X”规范化培训计划(下称规培)。一些人预计,如果博士毕业想做医生,医学生的学习时限将长达14年甚至更久。

一些人选择用委婉的方式表示不满,有人选择了创作微小说,“‘等我读完医,我就回来跟你结婚。’她听完心里咯噔一下,她想,这大概是最委婉的诀别。”

而更多的人则直接表达抗议,“一个没有合理收入没有社会地位甚至没有安全工作场所的职业,不值得高考学习全班前十名的人为之奋斗14年。”

……4天时间内,官方微博下的评论已超过2万条,内容充斥着此类不满的情绪。在业内,更引起广泛讨论。

迟到的补课

在世界各国,规范化培训医生,都是职业培训最严苛的部分,也是通往临床道路上不可逾越的步骤。国家卫计委多次提到,他们借鉴了世界上最先进国家的模式。

中国正在补课,努力推动执业医师的规范化培训。

规培的初衷,正是实现医生的均质化。涌向大城市的病人们并不向往大城市的便利和发达,也不羡慕大医院的精良装修和数字化流

程,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好医生。

因为培养模式和地域差异,中国的医生群体异常割裂,无论是从能力、学历、实践技巧、理论水平都千差万别。

过去,缺乏规范化培训制度,大部分医学生从医学院校毕业,未经二级学科培养,直接分配到医院从事临床工作,以后的能力和水平,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所在省市县医院的条件。这也是造成各级医院差别越来越大的根源。

以至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的一位女教授,在被一位美国人问到你们学医多少年可以当医生时,竟无言以对。“我当时想,中国有的地方中专、大专出来就做医生,有的读到了博士、博士后。怎么说呢?”她粗略算下,医生学习的时间跨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