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的硅已经来了,只剩下谷了” 深圳“深谷”是怎样炼成的?

从“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到国际领先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深圳的产业经济凭借着草根精神,完成了从“深圳制造”到“深圳创造”的精彩一跃。而今天的深圳正在展开从“产业创新”向“社会创新”的新一轮转型。

责任编辑:顾策

 

2015年10月10日,广东深圳,位于华侨城的柴火创客空间内,创客教父MitchAltman分享创客经验并教大家焊接技术。(CFP/图)

从“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到国际领先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深圳的产业经济凭借着草根精神,完成了从“深圳制造”到“深圳创造”的精彩一跃。而今天的深圳正在展开从“产业创新”向“社会创新”的新一轮转型。

“山寨”与“创客”

在2016年初全球金融动荡的寒风中,以“创客天堂”形象而令世界瞩目的华强北电子一条街,正在经历着一场蜕变:因地铁建设而封闭的街道入口,昔日人头涌动的街道冷清了许多,而在消费升级和成本压力下陆续退出的传统商户,也令商场内多了些商铺招租的招贴。

54岁的深圳市电子商会执行会长程一木似乎并不为当下的“萧条”而忧虑。自1991年来深至今,程一木见证了华强北从个人电脑到智能手机时代的数次兴衰与转型,深悉这条街道的生机与动力所在。

在程一木看来,过去十余年中在华强北流行过的种种“时尚”电子产品,只是这个市场的表象,真正支撑市场不断发展转型的动力,其实来自远在大众与媒体视野之外的专业市场:支撑着华强北一半以上交易量的是集成电路和与之相关的28个专业电子元器件市场。

“华强北表面上是市场,实质上是几万家电子元器件厂商所构成的超级‘电子资源要素调配平台’。”“程一木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这才是华强北不同于全国乃至世界上任何一个电子市场的独特“产业资源”。

正是这种独一无二的“产业资源”,令全球知名创客机构HAX在五年前便悄然入驻华强北,混迹于当时仍以“山寨大本营”而著称的华强北电子厂商群落之中。

当媒体和产业界还在以讥讽的口吻谈论着Made in SZ(山寨与深圳的首字母)时,这家以硬件创新著称的创客机构已经意识到欧美科技企业正在失去其曾经擅长的生产制造能力,而聚集着数万元器件厂商的华强北则成为了这一“制造力”的传承者。

“我经常开玩笑说,硅谷的硅已经来了深圳,只剩下谷了。”HAX合伙人Benjamin Joffe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当他们在美国需要花三个月才能找齐的电子元件在华强北一天内就找到的时候,他已确信华强北就是“智能硬件的硅谷”了。

在程一木看来,硬件创新的本质是在不断发展的技术体系下,通过新的市场需求发现与技术拼接而形成的“二次创新”或“微创新”,“从这个意义而言山寨也是微创新,只是它所针对的市场需求层面不同而已。”

对于曾经在华强北兴旺一时的“山寨现象”,在华强北市场内被尊称为“九爷”的华强电子产业研究所研究总监潘九堂认为,随着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消费力迅速提高,中国的电子产品消费模式在短短十余年内经历了从满足基本需求,到“草根文化”再到中产阶级消费文化的数次转型,而山寨产品正是消费者从简单追求性价比和差异化的“草根消费”向追求品质和品牌的“中产式消费”之间的一个阶段性需求。

随着市场需求和消费文化的升级,曾经流行于华强北的“山寨文化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better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