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代耕农:送不走的“客人”

“我们想赶他们走,没有文件支持;想按本地人的政策对他们,也没有文件支持。一群农民没有自己的土地,走到哪里都像在流浪。”

责任编辑:吕宗恕 实习生 朱小溪

由于种种原因,代耕农的户口、住房、子女入学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们的生活,“代耕农”成了错综复杂的遗留问题。(CFP/图)

编者按:代耕农,一个生活在珠三角城乡边缘的农民群体。为了摆脱世代贫困,他们别离故土,远赴他乡择地而居。代缴公粮、服务当地,养活自己,代耕农通过近一代人的努力仍无法解决他们入户及融入当地等问题。

在佛山阳城村,有三百多名代耕农进退两难。而在珠海,当地政府正尝试通过入非农业户口的方法解决代耕农的身份问题。

无论所有问题是否终将被完美解决,能为这个20万人的群体切身利益考虑而出台政策文件的做法,是值得鼓励的。

“我们想赶他们走,没有文件支持;想按本地人的政策对他们,也没有文件支持。一群农民没有自己的土地,走到哪里都像在流浪。”

对贫困深入骨髓的恐惧让清远大里村人倔强起来,他们在佛山并不富庶的沙地上建起了一个跟老家同名但是新的阳城村。二十五年过后,他们正遭遇进退两难——进不了城,也回不去故乡的现实尴尬。

时间仿佛停滞了。在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阳城村,一切都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样子:石棉瓦做的房顶、垛成堆的干柴、房梁乱挂的电线。居住在这里的村民2005年才通自来水,1999年才用上电。

这里是清远市阳山县三百多名代耕农在佛山的家。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与珠三角农村基层组织或农户签订代耕合同或口头商定代耕协议,进行代耕土地及承包种养活动的外地户籍农民,被称为“代耕农”。

据师从社会学泰斗费孝通的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麻国庆估算,目前代耕农在珠三角地区,总人数超过20万人。

1991年年底,清远阳山县阳城镇大里村三百多户山民拖家带口来到龙眼园村,在松软的沙地上建起阳城村,这个简陋的村落成为他们摆脱贫困的乌托邦。

替人家交公粮的外地人

7岁的陈康(化名)坐在地上,仰头焦急地看着正在抽烟的冯东成。烟抽完了,冯东成扔掉烟头,坐在原地继续与人聊天。陈康像一只安静的猫,没声响地爬到冯东成脚边,捡起烟头就跑。

他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掐住烟头,模仿冯东成的样子抽起烟来,吐气吐得吱吱作响。大人骂他,他无动于衷,直到抽得只剩滤嘴才罢休。冯东成哈哈大笑,&ldqu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