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动物还是先救人珍稀动物入药:修法落地,争议不绝

野生动物保护法实现27年来首次大修,支持野生动物制品入药。

责任编辑:吕明合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王倩 赵雅 李蕊 黄子珈

新法律鼓励发展人工种植养殖,支持开展珍贵、濒危药用野生动植物的繁育及其相关研究,动保组织担心开启规模化使用闸门。(农健/图)

野生动物保护法实现27年来首次大修,支持野生动物制品入药。

不少动物保护人士担忧,“这会不会刺激市场需求,打开规模化使用的闸门?”

而中医药研究结论则认为,“野生动物的原料被替代,导致中药药力和作用下降。”

“这不是一个保护野生动物的时代。”2016年7月2日,北京爱它动物保护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它基金”)执行秘书长张小海,在朋友圈感叹。

几小时前,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以下简称“野保法”)刚获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实现27年来首次大修。

在野生动物制品能否入药的问题上,新法规定:人工繁育技术成熟稳定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经科学论证,可凭专用标识出售和利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作为药品经营和利用的,还应当遵守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

而此前征求意见的中医药法(草案)则提出,“鼓励发展人工种植养殖,支持开展珍贵、濒危药用野生动植物的繁育及其相关研究”。

两部法律相互呼应,为野生动物入药留出了法律通道。“这会不会刺激市场需求,打开规模化使用的闸门?”和张小海一样,不少动物保护及科学界人士担忧。

“野生动物能否入药,是修法中争议最激烈的话题。”在修法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全国人大环资委法案室主任翟勇承认。不过,他同时也抛出了中医药研究的结论,“野生动物的原料被替代,导致中药药力和作用下降。如果以后野生动物的原料都被替代了,中药可能就没用了。”

犀牛角、虎骨、麝香、牛黄、熊胆粉……当中医遭遇日益枯竭的药用动物资源,是保护动物,还是继续治病救人?这正成一道必解的难题。

早期取消部分珍稀动物入药

若非1993年那一纸禁令,陈恕(化名)的虎饲养场或许会有一个不错的“钱”景。而如今,价值过亿的财富——成年虎尸却只能在冷库中沉睡,成了养殖场的沉重负担。

1993年5月29日,国内野生虎不足100只的状况,让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贸易的通知》,国内“虎骨的一切贸易活动”全部被叫停。原卫生部在《中国药典》中删除了虎骨的药用标准,与虎骨有关的所有中药成药也全部停产。

此前,中国于1980年加入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严格禁止虎产品的国际贸易。

“一下就被打懵了。”陈恕说。原本,养殖场曾憧憬,当老虎种群繁殖到一定数量后,考虑将正常死亡的老虎入药。眼看克服了人工繁育的技术难题,老虎一天天多了起来,但还没来得及高兴,就遭遇了当头一棒。

政策之变,让饲养场“骑虎难下”。三岁的老虎一天就要吃八公斤肉,一年下来,一只老虎光伙食费就要好几万。养虎资金的巨大缺口,让饲养场不得不减少喂食量,改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