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知新】文字的意趣

要认识有文化的文字,并读出声来,未必是易事,却也自有其意趣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罗勋

要认识有文化的文字,并读出声来,未必是易事,却也自有其意趣

人没有不犯错误的。我是文科教授,却不止一次在课堂上念过错字。有时是因为我的国语不好,把四川话的方音带进去了,自己还觉情有可原。有时则因从小就读错,所以并不自知。我就曾长期把汉丞相曹参的“参”念成人参的参(现在学生都很“成熟”,一般也不告诉我),直到有一天看电视剧,才知道那应读参加的参,可知错得相当离谱(尽管也有教授撰文说曹参的名字就该读shēn)。

我相信更多的文科教授并不念错字,但也不排除还有比我更差的。文科教授如此,我们不必要求理工科的教授不能有不认识的字。

最近微信上流传一个批评校长不识字的帖子,我就觉得那些被批评的校长有点冤枉。他们最多就是过于托大,没有事先做好准备而已。因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better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