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宇:用声音温暖留守儿童

刘新宇

自2010 年从《中国新闻周刊》副总编辑岗位离职后,刘新宇以公益人的身份回归,再次成为公众的焦点。

面对中国6000 万的留守儿童,3581 万城乡流动儿童的庞大群体,刘新宇创立了关注留守儿童民间公益组织——“上学路上”。他想法明确,形式简单,但目标远大。即通过邀请志愿者朗读故事,录制音频到MP3,陪伴留守儿童成长的形式,实现五年内覆盖万所学校500 万孩子,九年内覆盖全中国6000 万留守儿童的目标。“公益行动不是一次性的投入,如果想让它持续的开花结果,我们一定不只浇一壶水。”刘新宇告诉南方周末,“上学路上是用最小的公益投入来博取最大的社会未来。”

事实上,刘新宇对未来畅想看得更远。继2015 年发布中国首份关注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的白皮书之后,2016 年6 月,上学路上公益促进中心发布了《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6)》。刘新宇想要实现的不仅是一个公益产品,更多是一种涵盖产品、服务、学术研究等全方位的体系。

“在未来,我们希望每年至少出一部白皮书,坚持做下去,做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成为一个观察当下中国社会截面的体系,从整个中国儿童、留守儿童、儿童和家庭这三个维度来实现对全留守儿童的心灵帮扶。”刘新宇说道。

观察中国社会截面的体系

记者:从资深媒体人到公益活动发起人,身份的转变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您在中国新闻周刊任职副总编辑时,对于留守儿童的理解是什么?从事公益后这种理解有无变化?

刘新宇:从媒体人转变为公益人,我不仅是一个记录者和旁观者了。公益于我而言,最大的感触是知行合一,过去更多的是知,现在我们要行,现在我会挽起袖子,亲身地去实践,看到事情在自己的双手下发生的改变,这对我来说是最有激励性的和最有意义的事情。

至于说是在周刊对于留守儿童的问题上,实际上更多的是以媒体观察的角度,停留在关注留守儿童各种各样的问题上,更多地着眼于贫困以及一些社会问题,包括厌学、教育环境以及教育生活的影响等。留守这个问题也许是因为贫困引发的,但是目前来说留守儿童的核心问题不是物质层面的问题,而是心灵层面的问题。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是用故事和音乐,通过声音形式传达给孩子温暖,这是我们现在做的。

记者:在上学路上2016年的行动计划中,其中有一条是研发并生产第二代故事盒子,开发故事盒子2.0,那么目前故事盒子2.0的研发状况如何,它的出现会给留守儿童的心理帮扶带来哪些新思路?

刘新宇:故事盒子2.0 研发中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我们在硬件的基础方面没有任何的积累,这个故事盒子2.0,其实就是在MP3 上添加一个Wi-Fi 的功能,能够在局域网里面自动更新,这样就会突破我们1.0 的盒子里面没有办法做内容更新,以及更新成本很高的困境。去年我们发起了二代故事盒子的研发和筹款工作,目前还没有筹满。最近我也是在想有没有可能搞一次公开的公益招标,希望更多的企业参与,帮我们把这个东西做出来,然后给孩子拿过去。

过去我们采用的是单向传播,我讲故事你来听,现在这个新的故事盒子只要联上网有很多功能的,给父母和孩子建立了一种非实时通话和沟通的新渠道。假如说有这么一个盒子,那它里面装的不仅仅是康辉等这些名人给大家讲故事,可以实现父母给他讲的故事,或者是平时在正常生活场景里不太好意思说的话,当孩子们内心中出现虚弱的时候,就能够从父母那里得到力量。

记者:上学路上其实并不是第一家帮助留守儿童成长的民间公益机构,但一直以来备受关注,您觉得原因是什么,上学路上如果要实现长远发展,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刘新宇:备受关注,可能是跟我本身的媒体背景有关系,我们会用媒体传播的思路来指导公益实践。其次,我们会把关注的切口做得非常小,只关注留守儿童心灵问题,而且只用我们自己认为是一个比较科学的、可复制的方式进行,它造成了我们可以把有限的一些资源形成一种特别锐利的合力,然后进行一点即穿。

当然我还要谈到,我们对这个事情的发心也有关系。我们不仅是想把它做成一个公益服务,更多的想把它做成一个体系,包括产品,也包括研究。在未来,我们希望每年至少出一部这样的白皮书,我们通过自己的学术设定有不同的截面,坚持做下去,做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它聚合成了当代的学术史,本身能够成为一个观察当下中国社会这样截面的一个体系,从整个中国儿童、留守儿童、儿童和家庭这三个维度来实现对全留守儿童的心灵帮扶。所以这可能是我们未来想实现的

覆盖全中国的留守儿童

记者:上学路上,未来目标是五年来覆盖10000所学校,500万孩子,九年内覆盖全中国6000万留守儿童。具体的落实情况现在是怎样,除了关注留守儿童群体,您在公益方面未来会有什么样的计划和安排,是否会尝试新的公益领域?

刘新宇:目前来说还没有太想去尝试其他领域,上学路上这个事情其实已经足够大,足够有一些想象力。上学路上有非常清晰的目标定位,几年之内我们要覆盖全中国所有的留守儿童。我们现在已经完成了大概200 多所学校的公益产品覆盖,那么在明年的6 月份,我们希望这个数目是1000所。当然,离五年内10000 所的目标,其实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这个我确实不否认。但是我们现在发现有一些很好的方式可以使它有一个急速增长的可能性。

比如说通过嫁接,我们跟其他的公益机构,甚至一些政府的相关部门来合作。现在有一个项目叫做小雨点广播,它就是利用我们已经做好的一些音频,做成15 分钟的一个节目包,然后放在网络云上。学校只需具备一个广播的环境以及上网的环境,把这个节目下载下来,然后去播,我们后台也能看到具体播的情况,这也是一个非常清晰和成熟的产品。所以如果说我们能够通过,不管是像南方周末这样媒体的影响力,或者是其它的一些方式,能够让更多的相关的机构,政府部门,甚至民众,能够知道这个事情的话,我们真的有可能在比如五到十年之内做到我们这个目标。

记者:2015年中国留守儿童状况白皮书的发布会上,您曾经说过学术研究加媒体传播这样的方式能突破之前白皮书的局限。那么今年6月发布的2016白皮书有哪些新的突破,产生了哪些反响?

刘新宇:2016 年延续了2015年白皮书的一些结论。在2015 年我们发现留守儿童跟父母联系的不理想的程度其实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分析乡村留守儿童真实的生活和心理状况后指出,全国6100 万留守儿童中约15.1%、近1000 万孩子一年到头见不到父母,即使在春节也无法团聚。一年电话联系一到两次的有855 万,三个月通话一次的有1519 万。这些都引发了媒体和公众的哗然。

问题的原因我们是想在今年来解决的。目前来看,我们有一个初步的推断,中国的许多家庭,不管城市还是乡村,这些年轻父母,其实没有经过系统的如何做父母的教育。对于如何跟孩子交流,关爱孩子要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内心不是那么清晰。体现在留守儿童家庭这个特殊群体,表现在他们认为其实我给孩子寄钱的重要度要远高于我给孩子打一个电话,这个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

此外,我们想回答的是,如果父母有这个意愿,知道打电话很重要,怎么去打,这也是一个问题。其实有很多的父母只会问那几句话,不会表达情感,往往给孩子造成的影响是一种逆向伤害。所以我们在今年的这个发布里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小手册,叫做如何给远方的孩子打电话,其实想通过简单明了的方式,帮助这些留守儿童的家庭。

社会责任的原动力在于持久性。所以我希望每一个投入到公益的善良的人们,在做社会责任的价值的评估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把自己的行动变成一次性的,要想让它持续,看到公益真正地开花结果,我们一定不是只浇一壶水,要持之以恒地奉献出我们的精力。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