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尔盖:红军走出草地后的落脚与扎根

因为伤病,他们没能跟上红军北上的队伍,在经历九死一生之后,从汉人变成藏人,从战场上的士兵变成草原、山林的一部分。

责任编辑:曹海东 苏永通 姚忆江

 

巴西会议遗址位于若尔盖县东32公里的班佑寺旁,原本是寺院的经堂。1935年9月红军离开后,一把大火将这里烧毁,如今只留残垣断壁。(南方周末记者 滑璇/图)

因为伤病,他们没能跟上红军北上的队伍,在经历九死一生之后,从汉人变成藏人,从战场上的士兵变成草原、山林的一部分。

当年这些“外人”的到来,为草原和山林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建起了第一所汉语小学,带动了蔬菜的种植,现在盼望通过红色旅游脱贫致富。

痛哭过后,21岁的罗永佑还是留了下来。临别前的晚上,舅舅彭德怀塞给他两块银元。

1935年8月底,刚刚趟过茫茫草地“死亡地带”的红军发动包座战役,打开了出川北进甘南的门户。

就在为挥师北上筹粮时,罗永佑被丛林里飞出的子弹打断肋骨,肠子溢出腹腔,伤势严重,不得已成为川北藏区的一名流落红军。

作为走出草地后的第一个落脚点,若尔盖接纳、收留了这些伤员。在这里,他们躲避敌人追杀、休养生息、娶妻生子、安家落户,从汉人变成藏人,从战场上的士兵变成草原、山林的一部分。

四十多年后,当求吉乡的年轻人蒲亨良敲开罗永佑的家门,请他讲述长征途中的故事时,这位身高一米六左右的“江西老表”已年过花甲,“讲话只能讲一半藏话、一半汉话。”

“等伤好了再追赶部队”

如今66岁的蒲亨良,在求吉乡的山洼里经营一家花园饭店。除了接待乡里乡亲,这座铺着天蓝色瓷砖、摆满鲜红色天竺葵的院子,还是重走红军长征路的接待站。每年,数十名国内外长征爱好者,或徒步,或骑车远道而来,在这里休憩歇脚。

闲时,蒲亨良就研究长征历史。这一兴趣,源于他的中学同学许长友。上学时,蒲亨良时常到许家吃饭,听老人讲过不少长征故事。

许的父母不识字,但和罗永佑一样,曾经跟着大部队走过了草地。1935年留在当地时,许的父亲徐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better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