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恨培优班 孩子既是受益者,又是受害者

不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们拉着孩子挤进一扇扇补习机构的大门,目标只有一个:为了升学。

责任编辑:吕宗恕 苏永通

2016年11月29日,北京广安门内古船大厦三楼的学而思教室,老师在给班级的学生上英语复习课。(南方周末记者 张涛/图)

编者按:在国家力推素质教育、教育均衡的大背景下,因为优质教育资源“僧多粥少”,活生生地倒逼出了一个近乎疯狂的课外培优市场。

以“学而思”为代表的课外培优班,虽以其教育方法及质量令家长学生痴迷,最终还是回到了应试教育的原点:考高分、上名校。

本期专题对课外培优班现况、“学而思模式”进行了调查,并试图探寻:教育政策指挥棒何以失灵?如何走出应试主义的泥潭?

“小升初”考试制度全面取消两年后,生源大战愈演愈烈——学生学业负担不减反增,并逐步延伸至课外,引发补课狂潮。

超前教育、思维训练、考试竞赛,十年间,形形色色迎合市场需求的培优机构悄然崛起。

不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们拉着孩子挤进一扇扇补习机构的大门,目标只有一个:为了升学。

42岁的李大海在校门口等儿子,手中的烟头忽明忽暗,好似滴答计数的钟表。

2016年11月20日,美国“数学大联盟杯赛”广州赛区决赛日。李大海12岁的儿子李小帅正在场内奋战。

随着一串刺耳的铃声,场外家长组成的人潮包围了校门口。人潮外围,李大海见势赶紧掐灭手中的烟头,朝看不到头的队伍里探头张望。

看到几个女孩一出考场就扑到父母怀里号啕大哭,李大海的心里又难受又紧张。不一会儿,一身着蓝色T恤的平头少年在人群中飞速穿梭,大喊着一声“老爸”蹦到李大海跟前。

“考得怎么样?”

“放心啦,很简单。”

“嗯,回去继续做题。”

“哦……”

对话简单、直接而默契。2016年3月以来,半年多的时间里小帅参加过多少考试、写过多少试题,李大海已记不清,“为了准备奥数考试,几乎把整个广州都跑遍了。”

父子俩现在只惦记着,即将到来的12月,还有华罗庚杯和迎春杯两场公认“含金量较高”的比赛。能够参加一场又一场各类教育机构主办的高规格比赛,小帅的“成就”足以让很多同龄人和家长艳羡。

回到家中,闯入眼帘的还是那熟悉的东西——书柜、茶几、电视柜、餐桌和两条闲置的餐椅上,到处散布着各式各样的奥数题集。

“华罗庚杯、迎春杯、希望杯还有各种比赛的真题集,种类就有这么多。”李小帅用小手比划出了一个“7”字。小帅说,即使每一本题集他都做过了,但是老爸总能找出新的题册给他练习。所有的这些习题,都有一个共同的来源——学而思。

危机

“没有考试,要上好的公办学校就只能等待电脑随机派位。这个几率,谁说得准?”

作为资深文青,起初李大海对儿子的教育坚持不走寻常路:登山、看球、画画,怎么开心怎么来。他曾在同事面前夸下海口:“补习班?我们家孩子绝对不上。”他深信,“童年本该属于山野。”释放天性是李大海夫妇在教育问题上早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