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得有的,不光是勇气2016那些戏
电影化程度高不高,跟电影的好坏是两个概念。姜文的观点是,“电影像话剧”是表扬,是肯定,不是贬义词。
责任编辑:李宏宇 朱晓佳实习生 陈佳敏
(本文首发于2017年2月2日《南方周末》)
●主持 南方周末记者 宋宇
●嘉宾 史航(编剧)
周黎明(影评人、戏剧导演)
水晶(戏剧策展人)
电影化程度高不高,跟电影的好坏是两个概念。姜文的观点是,“电影像话剧”是表扬,是肯定,不是贬义词。
★ 年度戏剧:《亲爱的,胡雪岩》
★ 年度戏剧提名:《大先生》《亲爱的,胡雪岩》 《Sleep No More》中国版
话剧改编成电影,是赢得观众的好办法,却引来无数争议。投诉最多的,大概是:“这电影太像话剧了!”2016年的《驴得水》和《你好,疯子!》,与前一年大获成功的《夏洛特烦恼》,莫不如此。
2016年,戏剧自然地成长。乌镇戏剧节进入第四年,戏剧节和剧目都有了新特色。推介世界范围好戏的“爱丁堡前沿剧展”,转型为策展机构,专心策划大型艺术节。鼓楼西剧场等小剧场,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成名导演如林兆华、田沁鑫,也推出了新作《戈多医生或者六个人寻找第十八只骆驼》《聆听弘一》。
周黎明和史航担任了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环节的评委,水晶是艺术节策展人,参与“爱丁堡前沿剧展”多年。南方周末邀请这三位戏剧界人士回顾他们2016年的观戏体验。
除了《大先生》《戏台》这些共识
南方周末:2016年,哪些戏剧让你们印象深刻?
周黎明:一出是《大先生》,李静编剧,王翀导演。剧本非常精彩,讲鲁迅如果活到后面会怎样。剧本高明,艺术含量很高,没有回避大部分人会回避的问题,表演也是一流的。
我不完全认可王翀的手法。他有想法,但有点用力过猛,隐喻太明显,有时反而流于浮浅。比如利用影像,那一招应该是画龙点睛的,在最关键的时候用一下会很出彩;但从头到尾用反而会消解它的有效性。我不认为这是部完美的戏,但舞台上能出现,就值得肯定。
鼓楼西剧场开了三年多,基本上演最近五年、十年内那些在英美比较成功的“小戏”,挺注重质量。这是中国戏剧的一个薄弱之处。我们上演外国戏好像没什么系统,抓到什么就是什么,普通戏迷会见树不见林。鼓楼西剧场有比较统一的审美观和取舍。
水晶:我看了200部左右,大部分在国外的艺术节和剧场看的。按观看时间排列,前十名的剧目有这些:
在伦敦看的两部。《危险关系》表演极其细腻,也是老戏翻新的代表作。《瘾》是一部“小戏”,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