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福音:残障人士可重获随心所欲的生活

通过一顶帽子和一只机械手,科学家第一次使用脑机接口的方式让四肢瘫痪的残障人士在实验室以外的环境下“随心所欲”地使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进食、喝水、签名等基本的日常活动。这一研究将显著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责任编辑:朱力远

这个系统能够帮助四肢瘫痪的残障人士完成各种日常活动。(资料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2月9日《南方周末》,原标题为《现在你可以随心所欲了》)

通过一顶帽子和一只机械手,科学家第一次使用脑机接口的方式让四肢瘫痪的残障人士在实验室以外的环境下“随心所欲”地使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进食、喝水、签名等基本的日常活动。这一研究将显著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A先生将右手慢慢地伸向桌上的一个盘子,拿起一片盘中的薯片,慢慢地放进了自己的嘴里。这样的一个动作对普通人来说也许不值得大惊小怪,但于他而言却有着不同的意义。就在十分钟前,即使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他也无法完成,因为他是一名四肢瘫痪的残障人士。这种巨大的改变得益于他手上戴的一只“机器手”外骨骼以及头上戴的一顶“帽子”。这个系统由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的科学家联合研发而成,相关的研究结果最近发表在《科学》杂志新创刊的子刊《科学-机器人》(Science Robotics)杂志上。只需在第一次使用时进行大约十分钟的调试和适应,四肢瘫痪的残障人士就能“随心所欲”地使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进食、喝水、签名等基本的日常活动了,这必将显著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受损的“必经之路”

即使是端起一杯水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要得以实现也需要手上各种肌肉各司其职、相互协调才能够完成。而在执行这个动作期间,这些肌肉是拉伸还是收缩、在何时拉伸或者收缩,都是由大脑中相关区域的神经元来控制的。这些神经元会像接力赛跑一样把给肌肉的指令传递给它们下一级的神经元。在经过逐级传递之后,这些指令最终会到达相应的肌肉组织,“命令”它们拉伸或者收缩。

不管是给手指肌肉的指令还是给小腿肌肉的指令,要想到达相应的肌肉组织,都要经过一条“必经之路”:脊髓。脊髓就像一条传递信息的“光缆”,大脑发送给身体绝大多数区域的指令都需要经过它才能够到达目的地。如果这条“光缆”受到了损伤,指令的传递就会受到影响甚至被阻断,导致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