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热潮中,这三本新著作如何?
这三本书都是传统的历史类著作,共同特点是主要利用了纸面材料的研究或叙述,缺乏建立在实地考察基础上详细的地理座标、地图。
责任编辑:刘小磊
侯杨方
(本文首发于2017年2月16日《南方周末》,原标题为《评新出的三本丝绸之路著作 》)
这三本书都是传统的历史类著作,共同特点是主要利用了纸面材料的研究或叙述,缺乏建立在实地考察基础上详细的地理座标、地图。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第一个创造了名词“丝绸之路”(德语Seidenstrasse;英语Silk Road),他根据《汉书·西域传》与古希腊托勒密《地理志》记录的汉朝与中亚、西亚间的贸易交通路线,画出了世界上第一张丝绸之路地图,时间为公元前128年(汉元朔元年,这年张骞启程回国)至公元150年间(托勒密《地理志》成书年代),因此这里的“丝绸之路”有着严格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从时间来看,丝绸之路开辟于西汉,始于张骞通西域,当时丝绸价格昂贵,且便于陆路运输。那时,陆路运输的成本很高,高到如果不运昂贵的丝绸就会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better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