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如何“定义”我们的爱恨

林妙可微博下的“点赞”,到底是善意的安慰,还是恶意的奚落?

责任编辑:蔡军剑 戴志勇 实习生 杨卓睿

“点赞”最终都以冰冷的数据形态被记录、分析和追踪,成为日后广告精准推送的依据,而愤怒、不满、懊悔等“负面”情绪表达则被刻意淡化甚至彻底取消。(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3月2日《南方周末》)

林妙可微博下的“点赞”,到底是善意的安慰,还是恶意的奚落?

2017年2月16日,童星林妙可发表微博确认自己“无缘北电”。截至3月1日下午,这条四个字的博文收获了共计64093个“赞”。由于评论区被博主本人早早关闭,仅存的200多条评论明显经过挑选,我们很难判断这些“点赞”背后的真实意图。不过,联系林妙可的“被黑”历史,可以推测其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是恶意满满。

林妙可走红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也是从这年开始,社交媒体开始兴起。随后几年里,开心网、微博、微信等不同形态的社交媒体平台接踵涌现,各领风潮若干年。曾被形容为“沉默的大多数&rdqu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Golradir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