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故事,他想听又不敢听

这是一出以喜剧铺垫的悲剧。就像当年的《驴得水》,这部不显山不露水的小戏迅速博得了圈内圈外的好评。

责任编辑:李宏宇

导演一弛要把他对北京、对父辈、对曲艺的理解搁进戏里。(李宴/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4月20日《南方周末》,原标题为《父亲的故事,他想听又不敢听 “ 舞台广播剧”《三昧》的由来》)

这是一出以喜剧铺垫的悲剧。就像当年的《驴得水》,这部不显山不露水的小戏迅速博得了圈内圈外的好评。

“父母的经历,我肯定不能忘记。但我有一个基本的观点:每代人都不容易,只是受到的苦各不相同。我们这代人也哭,看着房价我们欲哭无泪。”导演一弛。

刻意做旧的舞台,背景处是两棵白色的写意的树,左边斜逸一枝,右边斜逸一枝。红色的框架大致搭出一间房的龙骨。房间正中摆放三桌三椅,桌椅后的木衣架上搭着演员要更换的行头。幕间的黑场,一个穿长衫戴瓜皮帽的姑娘把写着每一幕名字的水牌搁上舞台右侧的架子:教子、三不老、醋章、取灯儿、石雀、灵境、百花深处……有十几个之多,都是老北京的胡同名。

演员不急着演,张嘴便说,对白、旁白、背景音效——蝉鸣鸟叫、老北京的吆喝、茶馆戏台里的大鼓京戏、枪声炮声、驼铃鸽哨——都从他们嘴里出。

旁白字正腔圆,像戏匣子里的广播剧,文词流丽,乍听之下,光靠耳朵有些逮不着——论理这是毛病。但持续的语音输入造成了一种介乎张恨水和刘绍棠之间的文艺腔,旧京的气息扑面而来。悟性好的观众可以立刻看出这戏向传统说唱艺术致敬的意思,更进一步,能悟到一点说唱艺术的平易和包容:来,咱们说一段儿,从古到今,悲欣交集,我说着,您听着……

“舞台广播剧”《三昧》,2016年11月在北京鼓楼西剧场首轮上演。就像当年的《驴得水》,这部不显山不露水的小戏迅速博得了圈内圈外的好评。2017年4月16日,《三昧》结束二轮演出。

导演一弛原来的职业是逗人发笑。第一次玩票做戏,他让很多人流出了眼泪——从90岁的蓝天野到很少进剧场的90后北京姑娘。

话头儿起在1945年抗战胜利,继而回溯到1928年“北京”改叫“北平”,1937年日本人打进宛平城。再由1937年跨到1945年、1949年、1956年,直到北京奥运。一条胡同里三个青梅竹马的孩子,10岁的永清爱读书,9岁的晓武爱打仗——“等我打赢了,新的旧的都是吾们的”,8岁的如意喜欢跟俩小哥哥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