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届戛纳电影节侧记:别相信“快乐结局”

2017年5月27日晚,第70届戛纳电影节尘埃落定。

责任编辑:李宏宇 刘悠翔

奥地利导演哈内克带着新作《快乐结局》参与主竞赛单元。千万不要被片名迷惑,这是哈内克的惯用手段,片名跟主题恰恰形成反讽。(资料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6月1日《南方周末》,原标题为《别相信“快乐结局” 第70届戛纳电影节侧记》)

中国得到第二座金棕榈

2017年5月27日晚,第70届戛纳电影节尘埃落定。最佳影片金棕榈奖被瑞典导演鲁本·奥斯特伦德执导的讽刺片《广场》捧走,这是17年来,瑞典影片第一次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并捧走大奖。

三年前,奥斯特伦德自编自导的影片《游客》获得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最佳影片奖。奥斯特伦德很善于从细小的意外入手,撕开生活的假面,《游客》的故事从一场原本愉快的旅行开始,一家人去阿尔卑斯山滑雪度假,在餐厅用餐时突然遭遇雪崩,丈夫只顾自己逃命不救妻子和女儿,引发了家庭危机。

《广场》同样如此。故事的开始是件小事——男主角克里斯蒂安的钱包和手机被偷了。克里斯蒂安是一名当代艺术博物馆策展人,住着高级公寓、开着名车,标准的中产阶级。钱包和手机不见对这样的有钱人原本没什么大不了,但克里斯蒂安却极端地动用各种手段寻找失物,包括命令下属整晚通过GPS追踪嫌疑人、给整栋居民楼发送威胁信。克里斯蒂安永远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看不起更低阶层,却在女上司面前卑躬屈膝。更讽刺的是,他也亲眼见到了女上司费力讨好上流阶层的奴相。影片辛辣地讽刺了社会阶层、两性关系,乃至当代艺术行业。

奥斯特伦德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他喜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lee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