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是怎样“克服过去”的?

当我开始查阅二战后的德国历史,了解了当时的德国社会情况,才认识到让德国人达到今天这种正视历史的态度是多么不易。

责任编辑:刘小磊

纽伦堡审判中(从左向右)的戈林、赫斯、里宾特洛甫、凯特尔,后排:邓尼茨、雷德尔、席拉赫、绍克尔(资料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8月24日《南方周末》)

当我开始查阅二战后的德国历史,了解了当时的德国社会情况,才认识到让德国人达到今天这种正视历史的态度是多么不易。练就勇于承认历史错误的态度绝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很多波折,甚至经过了一代人的努力。

2017年5月30日,前纳粹党卫军成员、95岁的德国人雷茵霍尔德·汉宁(Reinhold Hanning)离世。汉宁曾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担任党卫军小队长,战后从战俘营被释放后,居住在北威州的一个小城市,当过厨师、卡车司机、推销员,然后经营一家奶制品商店,直至退休。2016年6月,汉宁被德国德特莫尔德(Detmolder)州立法院判处5年有期徒刑,罪名是协助谋杀了17万名集中营囚犯。他去世时正在向联邦法院上诉,所以并没有服刑。

汉宁可能是德国审判的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最后一名纳粹成员,如果不是这个案子,我不会知道德国有个专门的中央机构负责搜集纳粹罪行的诉讼材料,我也不会知道,这么多年过去,德国还在抓捕隐藏的纳粹罪犯。

历史疤痕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1945年5月8日德国二战战败无条件投降,在此期间,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试图在德国建立一个由“优等”的雅利安人组成的德意志人民共同体,系统化清除“劣等”的犹太人、斯拉夫人和吉普赛人。在国内政治上,纳粹党利用国会纵火案制造恐怖气氛,将人民大众的仇恨引向当时纳粹党的最大竞争对手共产党;通过《授权法》,废除民主制度,希特勒政府得以无需国会直接颁布法律;废除联邦制,实行一体化,并将媒体掌控在国家手里。德国一步步地从一个法治国家沦为一个个人权力至上的领袖国家。

在纳粹德国实施的一系列政策中,最令人发指的是对欧洲犹太人的种族迫害和灭绝政策。希特勒政府先是于1933年4月颁布法律禁止犹太人担任公职,并在城市里划出犹太区,通过饥饿和强迫劳动虐待他们。1939年9月闪击波兰后,更是将反犹政策扩展到所有德国占领地,并在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通过集中营系统化屠杀犹太人。在纳粹统治期间,欧洲有六百多万犹太人被杀,仅在位于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就死去一百多万。

如果说每个民族在历史上都有一处极容易被撕裂的疤痕的话,纳粹历史和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政策绝对是德国最大、最丑陋的一道疤痕。在德国生活,你会觉察到,德国人没有什么民族自豪感,在表达国家荣誉感时也极为谨慎。在20年前的德国,私人家里是不挂德国国旗的。德国国旗在普通市民中得到普及,更多地是随着足球赛事的推广才开始的。在德国人面前,千万不要说希特勒是个伟人。第一,他确实不是什么伟人;第二,这样说不但会让德国人感到很尴尬,也暴露了我们在历史判断和言论表达上实在是太不敏感。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