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老太的成都小店

每一个手工艺品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责任编辑:李楠 冯飞

站在“岩羊”手工艺品店门口,蕾切尔显得特别精神。这个店2013年开张,至今仍未实现盈利。(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9月21日《南方周末》)

干炼的银灰色短发,朴素的棉衣和陈旧的棕色腰包,英国人Rachel蕾切尔给人第一眼的印象就是一个朴素的老人。作为一名儿科医生,年过七旬的蕾切尔本来可以待在英国舒服地享受中产阶级退休生活,但她却在2008年来到了中国成都,每天省吃俭用,经营起一家售卖贫困地区家庭和残障家庭制作的手工艺品的小店。位于成都高升桥北街这家名叫“岩羊”的店面积不大,里面摆满蕾切尔从中国国内一些贫困地区收购回来的手工艺品,其中一部分直接来自成都市周边残障贫困家庭。

成都残疾人培训中心的李老师做的羊驼是“岩羊”店里的明星产品,她也会定期给店里提供各色的手工艺品。(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王奶奶家的李子成熟了,在村民们的帮助下采摘了2000斤,蕾切尔向她购买了40斤。(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在“岩羊”店里,新上架了一批羊驼玩偶,它们是由成都残疾人培训中心的李老师缝制的。李老师年轻时候出意外造成下半身残疾,丧失工作能力的她开始学着做一些手工艺品进行售卖。一次集市上,蕾切尔发现了李老师做得产品质量很不错,便定期向她采购。蕾切尔说,这些羊驼是店里比较好卖的产品之一。

每一个手工艺品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杨贻源和朋友们制作的皮革品也是蕾切尔收购的手工艺品之一。杨贻源是广西人,在2006年东莞的一场火灾中幸运地活了下来,但不幸的是,他的身体大面积烧伤,手和手指全都严重变形,完全丧失劳动能力。2016年,由于一些爱心人士的帮助,杨贻源和几个残疾朋友开始学习制造皮带和皮包,蕾切尔得知他的故事后,每当杨贻源做好一批皮革产品,蕾切尔就会马上过来收购。蕾切尔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希望杨贻源能多挣点钱,去做手术把手部的残疾治疗好。

蕾切尔在四川汶川草坡乡的村民家里。她摊开村民的刺绣看,打算收购一些放在店里售卖。(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在汶川草坡乡的一个村民手中,蕾切尔坚持用70元一斤的价格收购开价仅仅为26元一斤的蜂蜜。(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高海拔地区紫外线强烈,蕾切尔给当地人带来一批墨镜。(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年轻时候的蕾切尔一直奔走在世界的动荡地区,为贫困的人们带去医疗帮助和培训当地的医护人员。她在苏丹、巴基斯坦等16个国家和地区待过,她看到世界上贫困的人所遭遇的不幸和他们为了生活所付出的努力,便义无反顾地决定为这些人提供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一切帮助。

2017年9月11日,大清早蕾切尔就驱车两个多小时,来到汶川的草坡乡。在这里,她找回当年汶川地震碰见的王奶奶。当年汶川地震后,蕾切尔在灾区帮助救灾,王奶奶就是当时她碰见的一位受灾群众。之后几年,蕾切尔都一直为王奶奶提供帮助。这天,她决定去收购王奶奶家的李子和蜂蜜。在村里人的帮助下,王奶奶家的李子摘下来两千多斤,蕾切尔挑了其中一部分,并坚持以高于水果商的价格给王奶奶付钱。接着,她又以差不多三倍于一般收购商的价格,收购了王奶奶儿子家一百多斤蜂蜜。同行的两个同事很不理解,可是蕾切尔有自己的看法,“我多付一点,让她尽快弥补家里发生的那些不幸的事情。”

蕾切尔2017年最期待的就是等着隔壁的新铺子装修完成。本来“岩羊”一个月将近6000元的租金加上三个员工的工资,已经让她这些年一直在倒贴自己的养老金维持生意,若加上隔壁铺子的租金,会让她一个月的硬性支出达到2万元。从2013年开店至今,她还没实现盈利。为此,蕾切尔把她在成都的房子卖了,把钱投入到店铺的运营当中。

对于她所做的一切,蕾切尔有句话:One person can not change the world, but we can change the world for one person。意思是,一个人改变不了整个世界,可是我们可以为一个人改变世界。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