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新驼铃】征服“钻井禁区”

2007年至今,在阿姆河右岸以及复兴气田,手握制服“三高”气田杀手锏的中石油,打破了土库曼斯坦天然气钻井的神秘“禁区”。

责任编辑:曹海东

百分之百的钻井成功率让“土库曼斯坦政府、国际油气公司重新认识了中石油的钻井技术”。(南方周末记者 冯飞/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10月5日《南方周末》)

2007年至今,在阿姆河右岸以及复兴气田,手握制服“三高”气田杀手锏的中石油,打破了土库曼斯坦天然气钻井的神秘“禁区”。

十年间,与中石油技术规范一起进入土库曼斯坦的,还有来自中国的国家、行业乃至公司的产品标准,这也被认为“最有意义、最具探索性的事情之一”。

这是一个号称“站在大气包上的国家”,天然气储量位居世界第四,但长时间被复杂的地质条件和钻井技术瓶颈所困扰。

苏联时期,当地钻井事故频繁,井喷着火时有发生,钻井211口,成功率仅30%。

这就是土库曼斯坦。在世界钻井公司争相竞争的卡拉库姆沙漠,多家公司无法驯服复杂地质,不得不悄然退出。

其中,最著名的遗迹当属“地狱之门”——外人眼中的独特风景,实际上是钻井井喷事故留下的伤痕。

桀骜的沙漠气藏直到中国油企出现后,才逐渐变得温顺起来。2007年至今,在阿姆河右岸以及复兴气田,手握制服“三高”(高温、高压、高含硫化氢)气田杀手锏的中石油,打破了土库曼斯坦天然气钻井的神秘“禁区”。

十年间,土库曼斯坦钻井成功率之所以被改写为100%,与中石油下属的川庆钻探密不可分。

“什么都没有,真是无人区”

第一次深入阿姆河盆地时,卡拉库姆沙漠就给川庆钻探来了一个下马威。阿姆河盆地是中亚地区面积最大、油气资源最丰富的含油气盆地。

2007年年初,为了确定投标的报价,中石油川庆钻探土库曼斯坦分公司现任总经理郑重试图进入这片被遗弃的沙漠。

“(沙漠腹地)没有水没有路没有电没有通讯,什么都没有,真的是无人区。”阿姆河公司副总经理刘廷富回忆道,可谓“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交流基本靠手、保障基本没有”。

郑重记得,进入沙漠之时他们手中连地图也没有,只有一个大致路线图,还没到目的地,租来的私家车就陷进了沙漠中。

司机心疼车,出多少钱都不愿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