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还搞艺术,这个地方都无法逃避” 798艺术区转型之困
“画廊挤走了艺术家,商业财团挤走了画廊。”
责任编辑:宋宇 邢人俨
(本文首发于2017年10月26日《南方周末》)
“画廊挤走了艺术家,商业财团挤走了画廊。”
在关闭自己的世纪翰墨画廊后,林松仍像以前一样,几乎每天都去798艺术区(下称798)散步。对他来说,“只要还搞艺术,无论开不开画廊,这个地方都无法逃避”。
不到20年,798从一片废旧厂房崛起为海内外炙手可热的时尚特色艺术区、北京的城市文化地标之一,截止到2017年,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的798容纳了175家艺术机构,比三年前增加了25家,其中也包括佩斯画廊这样历史悠久的当代艺术机构。
从2003年开始,中国的艺术品市场爆发式增长,大批画廊聚集于这片北京东北四环外的艺术区。转年,林松租用798一栋厂房里的小门面,把世纪翰墨画廊从三里屯搬了过来。他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迁址是因为看中798“国际化,画廊集中,还有高挑的空间”。
5年之后,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使艺术品市场迅速降温,画廊主和艺术区同样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二房东”转租、房租上涨等现象陆续凸显,管理者采取了相应措施,譬如清退“二房东”,修建停车楼和公厕等,硬件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一些长年困扰各方的问题仍待解决。2012年,林松关闭了自己的画廊。
伴随着艺术生长、市场繁荣,一系列的管理难题也逐渐浮出水面,经历了最初的野蛮生长之后,越来越国际化的798艺术区也迫切面临“转型升级”的考验,这些问题无论对艺术家还是管理者、规划者,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根正苗红”798
798所在区域,是前民主德国1950年代援建的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即718联合厂。西门对面的小区,原是718联合厂家属楼。楼里的下岗工人,还是愿意称798为“718”。
“氢弹上的装置都是我们718厂生产的。”一位下岗工人神秘地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言谈中透着自豪,“以前进厂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周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