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工团往事:文艺是最好的动员方式

付林的创作履历上,《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和《妈妈的吻》这两首相邻的代表作,判然划分了两个时代。

责任编辑:宋宇 邢人俨

从1960年代初开始,部队文工团的节目开始有军乐、歌剧、话剧、大小合唱的分类,“逐渐有全面开花的意思”。图为电影《芳华》剧照,年轻的文工团员正在排练。(资料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12月21日《南方周末》,原标题为《文工团往事》)

付林的创作履历上,《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和《妈妈的吻》这两首相邻的代表作,判然划分了两个时代。

电影《芳华》正在热映,中国军队的文工团改革早已拉开大幕。

2015年11月,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后,“裁减军队员额30万,精简机关和非战斗机构人员”,“下决心全面停止军队有偿服务”成为重要的强军目标。2016年,部队文工团“被撤编”的消息不时见诸媒体:据中国军网报道,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撤编后,更名为东部战区陆军前线文工团;广州军区战士文工团与杂技团合并,更名为南部战区陆军文工团。

而伴随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组建,原总政治部的总政三团“摘牌”后已分别更名为军委政治工作部歌剧团、话剧团和歌舞团。更名后有何具体改革措施,目前尚无进一步消息。

“本来说去年(2016年)春节出方案,后来等到现在了。”原总政歌剧团副团长程桂兰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目前原军区文工团基本已经变更完毕,海陆空军种文工团保留,原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为主体转隶组建陆军政治工作部文工团,“二炮文工团变成火箭军文工团,解放军艺术学院更名为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

此次文工团的撤编、更名以及后续的改革,与新形势下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要求相关。

中国的部队文工团经历了不同的时代变迁,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红军时期,名称也几经更替。文工团经历了多少变革,在革命战争年代以及和平时期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南方周末记者分别采访了原海政文工团副团长付林,程桂兰,原战友文工团副团长甲丁等,他们分别是40后、50后和60后,各具丰富的人生经历,也见证了不同时代的文工团。

文艺是最好的动员方式

文工团中的“老资格”可以把历史回溯到红军时期,像原广州军区战士文工团就乐于说自己前身是红四军宣传队。党自建军素来重视文艺的宣传鼓动作用。1930年前后,红军各级政治部成立了艺术股。1931年,中央苏区第一个剧团“八一剧团”成立。1932年成立的工农剧社,建立起了从中央总社到基层的“蓝衫团”的垂直机构,苏联红军的影响十分明显。

歌曲创作方面,“红军时期‘军歌’有两个来源,一是将各地从军者带来的民间小调重新填词,二是把国外的歌曲重新填词变为我军军歌,最典型的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甲丁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红军的文艺传统被带进八路军和新四军。抗战军兴,大批知识分子涌向国共两党。“国军那边有刘雪庵,上海国立音专毕业……我军专门人才不多,延安和各根据地吸引了大批小知识分子。”杨浪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位生于1950年代的媒体人,出版过专著《老歌的发现》。

抗战开始后,中共先后在延安办起十七所干部学校,以吸纳投奔而来的知识分子,抗日军政大学是其中之一。1939年,抗大一分校文工团成立。有亲历者回忆,这是中国军队第一支自称“文工团”的文艺团体。

当时,“文工团”叫法并不多见,根据地大量存在的是剧社。唱歌、跳舞、刷标语、摄影、出报、街头演讲,参加武工队,都可能成为社员的工作。社员身份极其杂驳:小学生、小学教员、小地主、民间艺人,以及复旦、燕京等大学和北平艺专的洋学生。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负责把社员训练成文艺战士。鲁艺代表着“高级”“专业”,学员、剧目,沿军区、军分区、师、团、基层部队、地方等路径源源不断输送到各根据地。对普通大众进行思想动员,不能读文件和马列书籍,“文艺是最好的方式”。

杨浪收集了抗日时期很多油印的歌片、剧本,“光《放下你的鞭子》就有若干版本。这些读本是供鲁艺以下的剧社们去复制的”。1930年代到1940年代,延安上演来自苏联等国的经典名剧,也上演自产的大秧歌、群众歌咏、平剧、活报剧,东西方文化交融起来,“被八路军、新四军的戏班带到中国的乡野”。

鲁艺提供养分,但大量创作仍需基层剧社独立完成,其产量令当代院团难以望其项背。从1943年7月到1944年7月,冀热辽军区政治部尖兵剧社演出了剧本58部,军歌、战歌、群众歌曲、器乐曲、宣传画、连环画、街头诗120多件,出版《大众报》3期和《尖兵歌集》6集以及供连队、乡村学校使用和阅读的文娱材料,组织了83场舞台演出,105场音乐会。

宣传攻势接连不断,剧社的创作周期很短,“现挂”能力必须很强。很多剧目从剧名就可以反推主旨:《救国公粮》《反扫荡秧歌舞》《反投降秧歌活报》《三八妇女节活报》《生产大活报》……这些演出在乡村是宣传动员,也是视听奇观。大型活报《跟着聂司令前进》约500人参加演出。凌子风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周凡妮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