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王爷与他的移民船队——晚清同安洪氏开拓印尼渔港追记

华人下南洋,斩波劈浪,筚路蓝缕,几多血汗,多少故事

责任编辑:杨嘉敏

印尼苏门答腊岛巴干阿比阿比渔村的王船出巡活动,与厦门同安纪念“纪王爷”的习俗如出一辙。(龚泉元/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12月21日《南方周末》)

华人下南洋,斩波劈浪,筚路蓝缕,几多血汗,多少故事,这其中,厦门同安洪氏把一个荒凉小岛变成大渔场。

同治年间,那支离开故乡的船队,没有具体航行目标,在南海上漫无目的地向南漂流。大海茫茫,他们唯一的依靠就是船上的纪府王爷。在历史中,闽南人走得多远,闽南的神灵就走得多远。

先迁台湾彰化,再垦印尼峇眼亚比

我在新编《同安县志·大事记》读到这样一条史料:“同治间,翔风十三都洪思返等13名渔民开拓荷属爪哇峇眼亚比港,厚平人洪思燃等5人开拓荷属赤礁吧,洪思报等4人开辟荷属盐水港。”让我感特别感兴趣的是,志书用了“开拓”“开辟”的字眼,与一般华侨下南洋大不相同。

我想查查到底是什么意思。奇怪的是,我把“洪思返”等名字输入百度,居然没有其他相关报道,这些移民的后人似乎没有与故乡联系。再查峇眼亚比,倒是获得不少零碎资料,知道这是印度尼西亚的一个渔港,多数居民为华裔,流行一种同安腔的闽南话,每年五月十六祭祀纪府王爷,抬着一艘船游行,再一把火烧了。毫无疑问,这是闽南民间流行的烧王船习俗。

翔风里十三都洪氏,祖籍地应该是厦门市翔安区新店镇洪厝村。我就住在翔安,上下班的公交车都要路过洪厝村。洪姓是同安大族,明代洪厝村出了一个三品官洪朝选,社会地位大大加强;闽南洪姓又与江、翁、方、龚、汪六姓联宗,称六桂堂,声势更旺。

《海西晨报》的记者洪丽敏就是洪厝人,她帮我联系了村老人协会会长洪水珍,并陪我一同采访。村中央的洪氏家庙是新建的,规模不大,但是光鲜亮丽。洪水珍老人介绍,洪厝以前叫柏埔庄,洪厝洪氏源出敦煌郡,称柏埔堂。他们的祖先原住在江西鄱阳,是北宋著名文人洪迈。洪迈的次子洪植出任泉州武荣(南安)知县后,落户同安县柏埔庄,是为入闽始祖。如今,柏埔堂的洪氏遍布厦门、台湾和东南亚。

墙上镶嵌了一块《昭穆志》,写着“纯思尔志,允文若德,继世赓承,和调永克”等语。洪水珍指着说:“这就是我们的排行字,‘思’字辈属于第20世,我是‘文’字辈,第24世。现在最快的已经发展到‘赓’字辈了。洪思返肯定是柏埔堂洪氏,但不知道是哪个村。……我记得建宗祠有印尼的宗亲捐钱。”

墙上刻着宗祠捐款人的芳名录,在最后一栏,洪水珍找到了印尼峇眼亚比宗亲的名字,只有五六位。他说:“我们洪姓去台湾的多,南洋的较少。建宗祠没有特意去发动,这几位好像是正好碰上了。”

我打听洪厝的王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Golradir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