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新行长易纲:学者型官员接棒

40年前,他是知青队长,在北京郊外的生产队,经历了那个一切都要定量供应的计划经济时代,他在困惑中开始思考政府的职能与定位。

责任编辑:顾策

易纲在记者会上。(新华社记者 王鹏/图)

40年前,他是知青队长,在北京郊外的生产队,经历了那个一切都要定量供应的计划经济时代,他在困惑中开始思考政府的职能与定位。

25年前,他是“盗火者”,在北京大学一个荒废的花园,经历了一番“洋插队”后,他和一帮熟谙经济学理论的青年学者创建了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在那里,他们开始探索中国的经济改革道路。后来荒废的花园变成了古朴秀雅的朗润园,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成长为中外闻名的研究中国经济的重镇。

他说,“我最喜欢的职业是当老师。”原因是可以普及经济学思想火种,再由学生们将这火种燎原。

今天,命运把他放在了更受人关注的位置上:2018年3月19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易纲被正式任命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这一天,是他60岁生日后的第14天。此前,他已经在整个央行体系工作了21年左右,在副行长任上也已停留了11年之久。

作为央行系统内的第一位海归,又全面经历了中国央行从乱到治的历程,易纲从周小川手中接过改革的接力棒。

“我最喜欢的职业是当老师”

1997年,易纲的人生发生了一次重要转折。这年,他离开参与创办的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由一介书生转入政途,出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此后,又先后出任过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秘书长、货币政策司副司长、货币政策司司长,行长助理、副行长等职务。在二十年时间内,参与和影响着中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1998年,加入央行未久的易纲初试锋芒,预警通货紧缩的出现,并提出了对策,认为应扩大财政支出增加总需求,适当增加货币供给,优化利率结构。

2003年,他集结出版了《中国货币化进程》,解释了中国货币高速增长的过程,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其货币政策思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经济学界都把易纲看做一名学者,而忽视了其作为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的一面。

易纲自己也更喜欢把自己定位为一名老师。工作之余,他依然在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授课。他对学生说:“我最喜欢的职业是当老师,因为这可以普及经济学,教大家知道自己的尊严在哪里,什么是老百姓的权利,什么又是国家的权利。”

南方周末记者曾有幸在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课堂上,听过易纲的讲课。在谈及政府行为的时候,他回忆了一桩往事:

1976年,时年18岁的易纲在北京顺义县插队,当地每年都由政府来计划种多少亩小麦、玉米、黄豆、豌豆。农民们发现种豆类比种玉米的产量更高,于是,他们私下里调整,多种了10亩豆苗。两个星期后,豆苗长到2寸高了,但是主管的领导也发现了这一违规现象,他们亲自来开现场会,豆苗被拔了,可农时也被耽误了,全年的生产泡汤了。“这是典型的政府决定。”易纲最后评价道。

转眼数十年过去,如今易纲已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其影响范围也早已超过了一块地该种什么庄稼,而是关系到中国的国民经济运转。并且,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这种影响还将传递给世界。

质疑者和思考者

在他的履历中,25年前参与创建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是为人们所好奇的一段经历。

经济学家徐滇庆对南方周末记者谈到:“1994年1月4日,美国经济学年会在波士顿举行。我在饭店走廊上遇见林毅夫。好几年没见了,格外亲热,邀他来我的房间坐坐。当时张维迎刚从英国来,和我住在一起。他考察了北美经济学就业市场之后大发感慨。林毅夫趁热打铁,我们为什么不回到中国去创建一个独立的经济学研究中心?就在这个时候,易纲推门进来。他听到这个建议之后,立即建议说,最好把这个中心建到北京大学去。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兴高采烈、高谈阔论,直到深夜。”

对于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创建者来说,这次会面就像是布雷登森林会议和格莱美音乐节的合一。他们戴着瓶底儿一样厚的眼镜,身穿化纤面料的西服,求解繁琐的方程式,既争论严肃的经济问题,也随着音乐放开歌喉。

实际上从1994年回国起,易纲的研究范围就不再局限于金融领域,他开始更多地关注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在他的《中国货币化进程》一书中,他写道:“我对居民楼一年到头总有人在搞装修深恶痛绝,对市政建设规划不精细、拉链路的频频出现无可奈何,对长官意志造成的马路人行道地砖的反复更换,路旁树木不断更新感到啼笑皆非。我对水资源的担心尤甚,曾经研究过节水马桶的设计和推广,曾因试验两次小便后冲水一次而受到家人批评。”

这本书中除了对于经济问题的许多论述,还有很多对于环境问题的思索。

而在课堂上,他谈论最多的除了货币政策,就是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选择。他谈到了云南、贵州,对那里生态的破坏和严重的污染感到焦虑。早在1998年,他在《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效率和可持续性》一文中就详细解释了经济发展的模式选择。他提出经济结构的调整比速度更为重要。

学者型官员

易纲是央行系统内的第一批海归。1980年,22岁的他在北大经济系读大三,被派到明尼苏达州圣保罗的哈姆林大学学习,并在伊利诺伊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而后1992年获得印第安纳大学与普渡大学印第安纳波里斯联合分校终身教职。

丰富的学术经历,让易纲成为人们印象中的学者型官员。目前,他已在英文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20 余篇,在《计量经济学杂志》、《中国经济评论》、《比较经济学研究》等经济杂志上发表中文论文40余篇,并著有10本中文著作。

在央行曾与其共事的现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管涛对媒体评价,“易行长的外语好,国际上人脉比较广泛,现在中国在国际事务交往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有易行长这样一个人来作为中央银行的行长,更加有助于中国开展金融外交。”

除此之外,他印象深的是,易纲比较讲究顶层设计,“他来了以后,跟我们说日常工作不能够零打碎敲,要有一个顶层设计,每个部门工作要有一个目标,定一个时间表路线图,你的工作就按照这个时间表、路线图往前推进。一方面,可以少走弯路,因为零打碎敲你可能就不知道你的方向是什么了。另一方面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可以调整工作的方向和路线。”

2018年初,易纲在《中国金融》2018年第3期发表文章《货币政策回顾和展望》。他认为,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能依靠货币信贷的“大水漫灌”来拉动经济增长,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创造条件。

央行将探索将影子银行、房地产金融、互联网金融等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将同业存单、绿色信贷业绩考核纳入MPA考核,优化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政策,对资本流动进行逆周期调节。

可以预见,与周小川共事十余年,易纲接棒的央行改革,与从前的路径将是一以贯之、不断深化的。

易纲简历

1958年出生,经济学博士

1978年至1980年,在北京大学经济系学习

1980年至1986年,分别在美国哈姆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伊利诺大学经济学专业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86年至1994年,在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经济系先后担任助教、副教授

1992年获终身教职

1994年回国,与林毅夫等发起组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任教授、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1997年至2002年,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

2002年至2003年,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秘书长(正司局级)兼货币政策司副司长

2003年,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

2004年7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

2006年9月-2007年10月,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党委书记、主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外汇管理部主任。

2007年12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2009年7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

2015年12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2016年3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

2018年3月,任中国人民银行第十二任行长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网络编辑:邵小乔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