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逝世:他驾鹤去寻找自己的桃花源了

千百年来,人们寻找着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而贝聿铭的选择是,在日本山间造出一个桃花源。

责任编辑:杨嘉敏

2019年5月16日,世界著名建筑师贝聿铭逝世,享年102岁。本报2018年4月26日曾刊登《贝聿铭的日本“桃花源”》一文,今天大师驾鹤去寻找自己的桃花源了,本报旧文重刊,以示纪念。

桃谷中的樱花道。(骆仪/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4月26日《南方周末》,原标题为《贝聿铭的日本“桃花源” 》)

千百年来,人们寻找着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而贝聿铭的选择是,在日本山间造出一个桃花源。

桃谷里有桃花源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2018年京都的樱花开得比往年早了近十天,加上4月初的凄风冷雨,不消几日已经飘零满地。而距离京都一个多小时车程的滋贺信乐町山间,樱花正当满开。这里不是赏樱名所,我从京都辗转来到深山里,不光是为了赏樱,更是为了寻访贝聿铭设计的美秀美术馆。美秀美术馆是贝聿铭心目中的桃花源,有意思的是,美术馆所在的山谷就叫桃谷。

前往美术馆的路一步步印证着《桃花源记》的描绘。从京都坐火车出发,在石山站换乘巴士,此后一路沿着琵琶湖南端支流前行,从濑田川到大户川,溪流越发狭窄蜿蜒,“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下车后,当即看到满眼粉红的枝垂樱开得正盛,“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复前行,欲穷其林”,樱花路的尽头是一条隧道,“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隧道里光线幽微,我回首张望,已不见来时路,只见隧道口樱花盈盈,阳光把烂漫春色直送进来,让靠近入口的隧道墙壁都染上了淡淡的粉红。

通往美秀博物馆的隧道。(骆仪/图)

隧道内壁不是乏味的水泥墙,而是银色弧形面板,如镜子般反射着外面山峦之绿、樱花之粉,色调随四季而变,很多建筑评论家认为,这是穿越时空的隧道。数百块银色面板看起来一模一样,实际上每一块都有尺寸的差别,根据隧道的弯曲度定做。一旦进入隧道,外面的鸟鸣声消失了,隧道里也没有脚步和人声的回响,墙壁上密密麻麻的小孔吸收了声音,营造出与世隔绝的效果。墙壁上还安装着路灯,但灯光没有直射,而是被一块小银板挡住,从而反射回隧道内壁,在银色面板上弥漫开来,使得光线更加柔和,也不会对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